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以打好人生底色、积淀丰厚底蕴为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将技术前瞻信息融入教学培养过程中,以贴近企业实际的各级工程项目为载体,培养具有扎实的系统理论基础,知识面宽广,具有较强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符合现代工程师标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嵌入式C语言、模拟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基础、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FPGA系统设计与开发、DSP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编程等。
专业优势:
2016年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
2017年四川民办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排行第一
2018年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专业
本专业以“电子信息+”战略为指引,结合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以校企合作为支撑,以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抓手,以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保障。瞄准智能电子产品,以嵌入式技术为核心,以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为两翼,面向企业、面向工程、面向信息产业,结合产品设计、人工智能等学科,培养具有智能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的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全力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品牌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建设,努力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全力打造成服务于行业和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品牌专业。
师资力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专职教师和实验教师共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8%,具有企业或行业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合计18人,占72%,其中,超过50%的教师来自于知名IT企业,如成飞集团、东方电气、京东方以及多所著名研究所等。另外聘请了多名外聘教师及企业讲师。这些教师长期从事课程教学、学术研究和一定的科研项目开发,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配备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聂小燕,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主任,副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主要讲授《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FPGA系统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3项,编写出版教材2部,其中《信号与系统分析》为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院级教研项目4项。
2014.2--2015.3,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IUPUI)邀请出国进修,从事访问学者一年,主要从事FPGA开发与CUDA并行程序设计。
本人先后获得了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院级“科研项目优秀奖”、“教学改革项目优秀奖”,“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优秀员工”等荣誉。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海量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基于FPGA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等。
王珂,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副教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
主要负责工学院的模拟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工作上,认真负责,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好评;同时热衷于指导学生们参加科技竞赛,备站研究生考试等;主要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积极发表科研论文、专利等。
周银祥,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双师型教师。具有10年工厂和公司科研、生产、管理经历,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完成多个项目。具有22年教学经历,讲授过电子信息专业的20多门专业课程,完整掌握该专业的整体教学概况,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目前教学科研方向是嵌入式、物联网,从2018年开始涉及人工智能。在嵌入式教学方面从基础课程C语言、JAVA语言、微机原理、安卓应用软件开发,到专业课程的简单的51单片机、中等复杂的ARM Cortex-M3、到高级复杂的ARM Cortex-A9都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杨小亮,高级工程师
杨小亮,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研究生毕业。2015年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塞内加尔代表处客户支持部副部长(主持工作),2019年被聘为电子科大成都学院高级工程师。
5年华为服务运营管理经验,8年通信协议软件开发经验,主持或参与研发或服务项目10余项,项目金额均在1000万以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发表EI检索论文4篇;学习期间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北京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等,2019年加入电子科大成都学院,负责Java,Android,Python等的教学。
胡普庆,长春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毕业。副教授,美国CCNP认证。四川省人工智能-信息学科普基地主任,四川省青少年信息学科普基地主任。
2002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通信于信息系统专业,2007年获副高级职称。先后在美国斯克公司中国北方区、德国费诺科技(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区担任高级技术职务或技术管理职务,参与或领导产品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工作。2019年9月任教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长期从事“人工智能-信息学”领域的科学普及、科研管理和教育研究管理工作,负责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工作。
教学特色/实践活动/学生成果:
在教学特色方面,多年来一直将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教学紧密结合,在课程中植入贴近生产实际的各级工程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通过人才与智力资源对接,校企生态共赢,联动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设计大赛、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重量级大赛中屡获佳绩,先后斩获全国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四川省一等奖等奖项若干。
就业前景: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各类智能产品的普及,智能时代随之而来。面对这一新兴产业,人才队伍的缺口很大。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及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维、技术管理和工程应用等工作。还可以继续进修考研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就业方向:
(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监控等方面。
(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各种通信相关协议。
(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信号处理方向。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
扫描二维码
访问移动端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