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浙江树人学院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十四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学科面向国家建设需要,立足长三角经济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设有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2个培养方向。在教学基础上建立多个产学研实践基地,形成以企业需求为依托,培养“新工科”人才这一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向。
专业特色与优势:土木工程专业以实践与理论并重,产教融合为特色,与20多家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省内首个开设钢结构专业方向的高校,建立了"政-校-协-企"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2020年11月6日成立了浙江省内首家钢结构行业学院——浙江树人学院钢结构行业学院,钢结构专业方向经过十多年发展,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特色的重要支撑。
专业紧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汉尔姆合作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以“医工融合”为主线,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深化产教融合,整合优势资源,加快推动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实现双向赋能,携手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智能制造与智能建造”向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
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近五年获得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省级甲类竞赛一等奖10余项。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成果丰硕,《材料力学》、《建筑制图及阴影透视》课程被认定为首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测量学》等14门次专业课程被评为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桥梁工程》等四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专业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第二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二等奖;浙江省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新工科赛道二等奖、实验赛道二等奖等荣誉。
土木工程专业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重大需求,建有包括智能建造、结构工程、材料力学等18个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中心设备完善,具有包括金属扫描及锈蚀仪、超声探伤仪、弯曲拉伸实验装置以及微机控制电液伺服液压万能试验机在内的多个先进实验设备,能满足学科实践需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就业前景:经过本科四年的系统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在房屋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岩土隧道、地下工程等领域从事施工、设计、检测、咨询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以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和富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知名企业的青睐。专业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全校前列,专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均名列前茅,近三年的平均就业率达到94.7%。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原理、土木工程数字测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工程概预算、智能施工技术等。
城建学院土木工程钢结构方向特色办学
土木工程专业获批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学科为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其中钢结构是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2008年,学院率先开设钢结构专业方向,填补了浙江省高校的“空白”,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于2020年11月6日成立了浙江省内首家钢结构行业学院——浙江树人学院钢结构行业学院。该学院由我校和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共同筹建,邀请了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浙江知名钢结构行业企业加盟,对接企业需求,瞄准行业动向,重视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出一条“政校协企”深度融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
2021年3月26日,浙江树人学院钢结构行业学院首期学员班正式开班。回溯2008年 37名学生经遴选脱颖而出,组建成第一个钢结构实验班,至今,学院共培养了15届800余名学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实用实干的优秀人才。近三年来均实现100%的就业。
环境工程 (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学科、省新兴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校友会2022年中国大学5星专业(应用型),在省内同类高校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培养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兼具文理工科特色,包容性强,有利于不同背景的同学发挥其特长。目前专业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建设,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齐全的实验场所和丰富的工程实训基地,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较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和工程技术基础、较强的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分析、计算和设计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
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环保工程公司、环境监测公司、各企事业单位、科研咨询单位等行业从事有关环境治理工程设计、施工 和运行管理;环保设备和绿色产品开发;环境监测评价和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尤其在国家加强新污染物治理的背景下,学生的就业、创业必将有广阔前景。
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在毕业3~5年内能成为所从事行业独当一面的高级人才。近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省甲及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百余项,多名学生考上了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或出国深造,一批优秀学生进入监测站、环科院、环保相关的上市公司。
师资队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90%,核心师资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环境学科双一流高校,拥有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位,省双创人才1位。
教研平台:建有环境工程与过程监测实验教学中心、浙江省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水处理工艺模拟平台等教学科研平台,并与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和浙江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等共建实践培养基地,强调实践教学和基于“校企联盟”、“行业学院”的合作办学,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大学四年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工商管理(浙江省重点专业)
浙江树人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设立于1989年,是浙江省最早以“工商管理”命名的专业。该专业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专业,是学校首批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也是首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并于2009年成为“十二五”省级重点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在连续三年的学校专业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人格健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将系统掌握行政、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全局思维能力、商务沟通能力、财务分析能力、企业管理软件应用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及项目可行性分析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的现场管理、中高层管理岗位,或成为创业者。
该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目前共有16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人,包括3名教授、5名副教授;13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为教学与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体现在产学融合、创新创业活动及竞赛驱动的教学体系三大方面。
首先,在产学融合方面,专业与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校企订单班、虚拟班以及校外实习基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与盛全、绿城等企业设立订单班,并与杭州华商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肯德基有限公司、浙江外企德科有限公司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一个学期的实践。此外,设立“千人业师项目”,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校授课。
其次,在创新创业方面,学院设有专门的创业社团和指导教师,并聘请校外创业导师通过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指导。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展现了其在创业实践中的突出能力。
最后,在竞赛驱动的教学体系建设中,专业推出“学生竞赛亮点工程”,成立“管理竞技者协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反哺作用,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得以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在浙江省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竞赛、“民生民意杯”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大赛等比赛中屡获一等奖。今年上半年,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加“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再次斩获两项一等奖,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实力。
浙江树人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以其卓越的教学成果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铺筑坚实的道路,助力梦想成真!
市场营销(浙江省优势专业和浙江省一流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是浙江树人学院的老牌专业之一,2000年市场营销专业成立开始专科招生,2005年升格为本科专业,2012年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优势专业,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
市场营销专业在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的同时,根据浙江树人学院的学科特点,不断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市场营销专业获得长足发展,在同类院校商科专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社会和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本专业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的动手能力;通过狠抓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师职称结构,促使教师的素质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加强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进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探索多样化培养手段;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及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注重全面的能力培养与提高。
目前,市场营销教学团队拥有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梯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在读博士2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将适应以A(AI人工智能)、B(Big Data大数据)、C(Cloud云计算)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营销变化,实现“数字化营销”方向的战略调整。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开设了网络营销、社群营销、新媒体营销,商业模式创新等课程,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设置了需要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的互联网技能和互联网特点的电子商务文案策划与写作、大数据营销、科技营销等课程。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成立了营销大数据综合实训中心,结合企业真实营销业务场景,实现“大数据+营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让我们一起触摸“互联网+”的时代脉搏,紧跟数字化的时代潮流,领略5G时代下的数字化营销魅力。
护理学(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本专业由国际知名传染病专家李兰娟院士领衔。由院士和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博士等组成教学团队,多渠道开展护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境内外合作培养,为学生讲授医护前沿、循证护理、护理信息化及护理学专业课程,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行业专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全程化职业教育。由具备国际化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临床带教,真正实现护理学本科教学的重人文、强实训、全应用的教学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系统的护理学及相关的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人文关怀精神及较强的外语能力,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专门设立有“树兰护理奖学金”对优秀生进行奖励与资助。
就业前景:就业前景良好,能在国际医院及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信息化、护理教学、护理科研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将优先入职树兰医疗集团下属医疗机构。
临床医学(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
学制五年,现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领衔,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优秀本科教学团队,以“新医科”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采用“精准化、精细化、精英式、国际化”培养模式。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强调精准施教、精细培养、精英产出、国际接轨,围绕临床实际,以胜任力为导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采用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交流沟通和外语能力等,努力打造高素质医学人才。2024首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超过45%。
学院与国内外一流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建立多层次教学合作,为学生提供境外交流学习机会,拓宽学生视野。在学期间,学生除享受国家和省级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政策外,学院专门设立“树兰奖学金”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与资助。
该专业部分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英语能力。严格执行学校学业考核标准,一学年内不合格课程学分达20学分、30学分者分别予以留级和退学处理。
就业前景:就业前景良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学、医学研究、医学教育等工作。优秀毕业生有机会优先入职树兰医疗集团下属医疗机构;同时将遴选优秀毕业生攻读研究生。
扫描二维码
访问移动端页面
没有帐号?请立即 注册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