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涵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源自1958年建校江西大学和江西工学院首批专业。近年来通信工程专业主持了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专业和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近10余项教育部和江西省本科质量工程项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全省第一,部省合建高校第二,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新材料方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双双在省专业评价中进入五星级本科专业点名单。通信工程参与智能物联与网络安全产业学院建设,2022年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重点项目立项获批。现有工业控制工程学术博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硕士点、集成电路工程、新一代电子技术、通信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
近十年先后组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4个省级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支撑了学科和专业发展。
2. 师资队伍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与科研人员互融、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队伍互通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52人,实验人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36人,占69%。其中,教授16人,校聘教授2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5人,具有海外一年以上经历16人。国家级人才2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高校金牌教师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1人、江西省双千5人等高层次人才。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年轻教师,近年来引进多名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柔性任职。本专业现有《低频电子线路》、《信号系统》、《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嵌入实时操作系统》等一流本科课程教学团队,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
依托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嵌入式工程中心和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信实验中心,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以企业联盟生态圈为典型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南昌大学-美国NI图形化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基地”、“南昌大学-美国Xilinx FPGA综合创新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ALTERA EDA/SOPC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TI联合创新实验室”(TI大学计划优秀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罗德&施瓦茨联合实验室”、“南昌大学-中兴通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南昌大学与用友、德赛西威、鸿泰公司等10个校内联合实验室和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与中国广电总局五六一台、江西移动、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了校外实习基地。
4. 培养方式与特色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涵盖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该大类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知识、通信系统与信号处理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应用能力,能够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系本着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作为创新型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实施“面向需求、以学生为本、创新机制、强化实践、协同育人”的改革理念,构建了“人才培养模式分段递进化”、“专业课程体系特色化”、“实践教学平台立体化”、“课程群+教学团队+教学手段+教学考评一体化”的“四位一体”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能从事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以及信息类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信息大类应用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按大类招生,并于学生入学后的第五学期末进行专业分类,在校生人数一般在800-1000人之间。
专业小贴士
1. 学习研究对象
(1)电子信息工程
面向国家及江西省新一代电子信息战略型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扎实、人格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的专门工程技术人才。在信息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主要面向嵌入式系统和智能信息处理方向,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等相关工作,具备研究、设计、系统集成、测试维护、管理与优化等能力。
(2)通信工程
面向国家及江西省信息与通信技术战略型产业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勇担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良好、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和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信息通信领域,尤其是无线光通信和移动终端方向从事软、硬件系统开发、测试维护、通信网络建设、运营、管理与优化的工程技术人才。
2. 核心课程、专业研究对象
(1)电子信息工程
核心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机械制图等公共基础课程。
电子信息类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系统和逻辑设计、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其应用、电磁场理论、信息理论与编码、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数字图象处理、计算机通信网、DSP应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
主要的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电路与嵌入式系统设计方向、智能信息处理方向、信号与信息处理方向等。
(2)通信工程
核心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机械制图等公共基础课程。
电子信息类主要专业课程包括: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系统和逻辑设计、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无线通信、信息理论与编码、微波技术与天线、光纤通信等课程。
主要的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无线通信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方向等。
3. 专业报考区分
往年,南昌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按照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在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大类名称“电子信息类”即可。2024年,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单独招生,考生直接填写“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即可。
4. 学习这两个专业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学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须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其原因为,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校期间,对学生只能讲授一些基础性的理论、原理和技术,新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在离校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更新。此外,由于本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因此需要学生在校期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电子电路/通信系统系统的硬件制作能力,二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复杂工程问题软件编程能力。因此,本专业非常适合志在日后从事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系统研发、设计与管理工作的学生报考。
5. 社会上的刻板印象、理解误区
经常有人说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是个万金油专业,啥都学,啥都不精:能和微电子抢芯片设计的饭碗,能和软件工程计算机抢码农的饭碗,能和自动化抢无人机飞控设计的饭碗,能和通信工程抢高频设计的饭碗,还能保自己魔电的江山,就是去城隍庙开个铺子画PCB都饿不死的专业,但是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工科类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一直是出国留学的大户,现代电子信息工程与包括计算科学、医学、材料学等等不断地交错互动,逐渐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最广地学科之一。
6. 可能遇到的困难
本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因此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可能会感觉学习负荷较大。因此,希望学生进入大学就注重《高等数学》和《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课程的学习。同时,学生在校期间应学会时间管理,根据培养目标高效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正确处理好学习目标课业学习与校园社团活动之间的关系,保证足够的专业学习时间。
7. 有哪些学科竞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电子类)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赛车竞赛
全国大学生ADI创新设计大赛
8. 哪些领域需要此专业人才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与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相关的5G(基于5G的新医疗、新工业、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创新发展持续升温。不仅这些新兴领域迫切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高速发展的领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电子信息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扫描二维码
访问移动端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