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始建于1972年,是新乡医学院建立较早的教学单位,历经基础学科小组、基础学科委员会、基础医学部等阶段,2002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我校历史最长、人才培养明确、学科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良的二级学院。2019年8月,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院下设3个党政科室、5个业务管理科室、7个学系、5个教学实验室,2个研究中心。学院拥有一支学科、学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62人,其中专任教师20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30人,占比为62.5%;教授26人,占比为12.5%;副教授77人,占比37.0%。学院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全国、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省优秀专家,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杰青、优青,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20余人。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学院党委不断创新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聚焦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党支部“提质创新”和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党员名师和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党建为动力,助推学院健康发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全面从严治党会议精神,筑牢反腐倡廉防线。先后荣获学校“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就。学院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拥有临床医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21年获批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已招生3届学生。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群1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4门,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精品课程7门,省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网络示范课程2门,榜样教师1名。近三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批省级、校级教改项目共35项,获省级教学技能竞赛奖7项、校级教学竞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计22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虚拟教学项目共4项。编写教材122部,获河南省首届教材建设一、二等奖各1项。
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学院现有基础医学、生物学和材料与化工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1个,校高峰学科1个,高原学科3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5个、省级示范机构1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7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公共科研平台6个。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03项,获批科研经费2972万元。发表论文60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5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8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1项。获批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资助4项,省杰出人才基金2项,省高校创新人才7项,形成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与干预、神经疾病的机制与干预、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代谢性疾病的机制与干预、肿瘤分子诊断与靶向治疗等5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学生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学院大力加强辅导员能力素质培养,实施学生管理工作品牌化建设工程。有700余名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文体竞赛中获得荣誉,有多名辅导员获校级和省级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奖项。荣获省优秀思政品牌项目1项,省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1项。
基础医学院将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以开放的姿态、改革的精神、创新的勇气、提质的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学院转型发展,努力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53年成立的卫生学教研组。2004年7月公共卫生学系成立,2012年6月更名为公共卫生学院。现为中国毒理学会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单位。2023年学院与河南省CDC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一、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3人,教师中博士占比为81%;副高级以上职称2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4%。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教师约占专业教师的20%。学院拥有校“太行学者”4人,特聘或兼职教授3人(外籍1人)。从省CDC聘请“双师型”正高级教师6人。
二、专业建设
学院先后开办有预防医学(2004)、卫生检验与检疫(2012)两个本科专业,预防医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卫生检验与检疫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有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医科(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河南省预防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学院创新本科生培养机制,实施精英培养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目前2021年首次参加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获得预防医学专业赛道华中华南分区赛一等奖以及全国总决赛铜奖;同年,还获得河南省首届本科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预防医学专业赛道特等奖。5篇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通过率一直居学校前列,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CDC等国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深造。
三、学科发展
学院先后获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河南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色骨干学科;河南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河南省空气污染健康效应与干预创新型科技团队。吴卫东教授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包括: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健康;职业危害精准防控;大数据与疾病预测;老年慢性病流行病学。
学院建设有环境污染与健康等国内一流特色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近五年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SFC国际合作项目(美国NIH)、NSFC-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科技部外国专家合作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课题资助经费达2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7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20余篇,其中一区高水平论文50余篇。发布国家行业标准1部,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被评为新乡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突出贡献院系。所在药理学与毒理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1%。
几年来,学院通过“外引内培”机制,引进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和优青获得者以及国际知名专家专家作为学科领军人物,同时遴选10名优秀博士作为学科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外派老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20余人。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已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的一流师资队伍。
四、研究生教育
学院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有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一百余人,目前在校研究生155人。2人获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建有中国CDC、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河南省疾控中心等多家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
学院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举办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五、社会服务
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指导疫情防控、助力蓝天保卫战、服务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制定职业病行业标准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学院专家曾分别担任省教育系统和新乡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专家组组长和副组长,指导全省学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学院多次派出教师支援各级疫情防控,被评为“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学院专家和研究生组成的疫情突击队受到河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表彰。
六、发展思路
学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工作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强化国际合作,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根本,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国际视野和较强竞争力的区域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新乡医学院自2003年开设四年制药学本科专业,2004年成立药学院。经过20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学科研究方向稳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的学院。
一、机构设置
学院下设1个党政机构;4个办公室;6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药物研究所。
二、师资力量
学院有一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教授10人,副教授3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63.0%;博士58人,占79.5%;硕士生导师47人,留学归国博士9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原千人计划”1人,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3人,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3人,太行学者1人,太行青年学者4人。
三、专业建设
学院现有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五年制)3个本科专业,
其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建设点”。拥有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建设有河南省高校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医科(药学)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专业建设、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拥有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精品课程2门,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特色化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个。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承担省级教改课题7项。我院教师教学成绩突出,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优胜奖、第二届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等。学院多次被评为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四、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831人、硕士研究生131人,博士研究生2人。自建院以来,已培养各类优秀药学人才2652人。近年来指导本科生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31项,省级大创项目15项,校级本科生科研课题50项;获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各2项;河南省技能大赛药学专业赛道获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省级二等奖4项,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奖1项。学院多次被评为校级“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研究生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稳固提升,工作成绩斐然。自2007年招生首届全日制研究生以来,共授予硕士学位153人;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6篇;研究生发表SCI论文95篇,特别是近年来研究生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的高水平SCI论文2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2项;获国家奖学金12人次,河南省和校级等各类奖学金达200多人次;先后参加中国药学会青年药学论坛、中国药理学会全国学术大会、全国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并获奖29项;毕业的研究生共有15名同学到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五、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河南省心血管重构与药物干预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靶向药物研发与绿色制备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重组药物蛋白表达系统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河南省生物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市级科研平台。
药学学科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科牵头的“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8‰。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项),获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156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项;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学院多次被评为学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六、招生与就业
药学专业依靠良好的办学传统、治学理念、优秀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办学条件、较高的办学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了大批优质生源,多年来本科一批招生。本科生就业率96%以上,考研录取率46%以上,毕业生质量社会认可度较高,至今已培养药学人才3000余人,遍布于高校、科研院所、各级医药企业、医疗机构、药品监督与管理部门等单位。
全院师生精诚团结,锐意进取,以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契机,坚持立德树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药学行业高层次人才不懈奋斗。
医学技术学院
新乡医学院自1993年开设专科层次医学影像专业,1999年开设专科层次医学检验专业,2001年开始本科医学检验、医学影像专业招生。2004年成立“医学检验系”,2013年更名为“医学检验学院”,2023年1月更名为“医学技术学院”。现开设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2个本科专业,拥有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医学技术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在校本科生650人,硕士研究生74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专任教师52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3人,占教师总数83%。教师队伍中有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国家“中组部人才计划”1人,国家“火炬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省杰青2人,省优青6人,省青年骨干教师7人,校“太行学者”1人,“太行青年学者”6人。获河南省首批“全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新乡医学院“榜样学院”、“文明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专业内涵发展,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教学贴合社会需求,科研临床融入教学,教学科研临床并重”的培养特色,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3-2024)》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名列159所开设本专业高校中第12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名列100所开设本专业高校中第14名。获批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省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一流本科课程、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等多项教学工程,专业教师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省级教改项目19项,发表教改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等42余部,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竞赛奖励6项。
学院深入开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综合改革,强化本学生实践创新及科研能力培养。从2014年开始设置本科生“科研创新班”,旨在培养少数具有较高科研素养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医学技术专业英才,此培养模式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典型案例。本科生获批国家级项目30余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医学检验大学生形态大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竞赛获奖50余人次。55%以上本科毕业生读研深造,就业率达到95%,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学院坚持“科研兴院”理念,持续推进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医学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挺进B学科行列,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近年承担国家级项目68项,省部级项目60项,市厅级项目73项,总经费5800余万元。获批国家高校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分子诊断与医学检验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免疫与模式动物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免疫与靶向药物重点实验室、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省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拥有流式细胞仪、流式分选仪、激光共聚焦、徕卡病理系统、能量代谢检测系统、超敏PCR等设备总值6300余万元。发表SCI学术论文290余篇,其中一区顶级期刊50余篇。
目前学院正以“高起点、上层次、有特色,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总体目标,坚持“人才为本、教学立院、科研兴院”,秉承“慎思笃行、协作创新、检真验实、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按照“三工程一高地建设”发展战略(即党建提升工程、教学提质工程、科研提速工程,打造医学技术人才高地),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力争把学院建设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学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
新乡医学院护理教育可追溯到1922年创办的惠民医院护士学校,这也是我校医学教育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前,为应对豫北地区医护紧缺及解放战争需要,护士学校面向基层,培养了大量“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及战地救护人员。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响应国家号召,开办了护士班、助产班等卫生中专教育,缓解了医院各类人才短缺。1962年升格豫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后,经原新乡地区革委会批准,于1971年开办一年制护训班,以解决附属医院护理人员紧缺之急;于1978、1979年招收两届中专护理学生;1985年为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经原河南省教委批准,成立附属卫生职业中专并于当年招生,先后开设护理、医士、五官、麻醉、检验、口腔等专业;1995年,为迎接原国家教委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经原省教委批准,学校招收中专护理学专业学生;1997年开始招收专科护理学专业学生。
1999年学校率先在河南省开办本科护理学专业并于当年招生,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04年成立护理学院;2006年获批河南省首批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护理学专业学制调整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批河南省首个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同年获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年顺利通过省教育厅护理本科专业评估,排名第一,并被推举为首届河南省高等学校护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2021年第二届连任);2017年本科护理学专业纳入一本招生;2018年护理学获批河南省第九批重点学科;2020年护理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新增本科助产学专业并于2021年正式招生;2021年获批护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护理学本科专业评价省内第一;同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证。
学院设有党政办公室、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办公室、研究生管理与学位点建设办公室、科研管理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同时还设有基础护理学系、临床护理学系、社区护理学系、人文护理学系等4个学系和1个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专任(职)教师75人(学院专职教师29人,临床专任教师40人,兼职教师6人),其中高级职称37人(49.33%),中级职称33人(44%);博士11人(14.67%),硕士学位35人(46.67%)。学院专职教师中博士10人(34.48%);高级职称14人(48.28%),中级职称10人(37.93%)。在校本科生778人、研究生104人,生师比为12.45:1。专兼职教师中双师型占比98.67%。护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筑面积共4200㎡,实验器材及设备3944台(套),总价值约3541万元;自2018年以来,护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新增仪器设备1229台(套),价值约1189万元,能满足护理学专业学生实验需求,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学校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临床教学基地教学资源充足,完全能够满足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需求。学院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近5年,获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获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础科护理学》、《医学微生物学》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荣获2021年河南省就业金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儿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是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荣获河南省本科课程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2门,建设校级一流课程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承担各类教学研究项目42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6篇,参编省部级教材28部。
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促进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学科方向有精神与心理护理、社区护理和外科护理等。承担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6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近5年发表论文224篇,其中SCI收录47篇,CSCD及中文核心61篇,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厅级成果一等奖7项。学院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和“崇德精术,博爱惠民”的院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三方向一特色”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突出岗位胜任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护理学专业人才。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护理学本科临床技能竞赛、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并多次获奖,2021年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华中华南赛区一等奖和2个单项奖,获全国总决赛铜奖。在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科研项目立项11项。近3年本科毕业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平均为98.5%,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平均为95.21%。护理学专业毕业生作为河南省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力量,就业质量高,发展前景好,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护理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为护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卫生健康管理学院
新乡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学院(原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8月。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和市场营销5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信息资源管理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硕士点与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博士20人,2人入选学校“青年太行学者”。设有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经济学、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应用、医学信息检索、法学、市场营销等10个教研室;拥有信息管理实验室、多功能行为观察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市场营销实验室、新乡市卫生管理与健康数据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验室。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获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立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社会医学》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学院现有河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健康中原研究院、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合作单位、卫生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新乡市卫生管理与健康数据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9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科技厅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20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7项,其中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7部,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7部。积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t. John's University、Oklahoma City University等国外高校以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建立了以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解放军医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卫生厅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以及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坚持人才立院、特色兴院,以重点发展卫生健康管理学科为引领,以“医药+数智+卫生健康管理”交叉融合为导向,以本、硕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为建成特色突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斗。
法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法医学院成立于2013年11月,前身为 2002年成立的隶属于基础医学院的法医学教研室。设有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2003年开始招收法医学专业本科生,学制5 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得法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开始招收法医学硕士研究生,授予医学硕士学位。在2017-2023年法医学专业排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中位列前10名。
学院拥有在校生297人;教职工30人,教师分别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 1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教育部法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模范教师1人。法医学院集法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司法鉴定于一体,是“十二五”“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医学》等参编单位。法医学专业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新乡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是河南省首家通过国家级认证认可的司法鉴定机构。
学院现有法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新乡医学院高原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新乡医学院精神神经医学学科群研究基地;拥有新乡市法庭科学证据重点实验室和代谢与精神神经疾病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科研经费约600万元;近年来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CSCD收录论文2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撰写著作4部。形成了分子遗传标记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代谢性疾病和药物成瘾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发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法医学院目前每年面向河南、海南等省招收65名法医学专业本科生。法医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及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督,逐步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早期持续接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复合性强、技能训练反复性、就业岗位宽口径”的专业建设特色,在“强化实践、体现能力;注重整体,突出人文;立足中原,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公安司法机关、法医学鉴定机构等经得起社会考验的法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学生考研率最高为62%,就业率持续保持100%。法医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实习基地建设。聘请来自公安部的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建立了郑州市公安局、新乡市公安局、南阳市公安局、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等省内外实习基地。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始建于2004年8月,是国内医学类高校中较早成立的生命科学专业院系之一,在河南省率先开展了生物医学领域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
学院依托我校医学主体学科优势,开设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和生物医学科学4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院建设有河南省生物学、生物工程两个一级重点学科、医学细胞生物学重点学科以及新乡医学院首批前沿生物医药技术高峰学科。
学院在岗教职工67名,兼职教师6名,其中专任教师70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46名,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专任教师的80%。拥有河南省干细胞与神经发育研究科技创新型团队与河南省高校生物技术教学团队和省教学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学标兵等高水平教师。同时,特聘3名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其中国家杰青1名),引领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稳步提升。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质量为立院发展的生命线,现拥有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等省级教学工程18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生物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立项并通过验收。联合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等申报的生物医学与健康行业学院获河南省第二批省级特色行业学院立项建设。高度重视教学改革,近三年先后获批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确立并实施本科生“三化”(个性化、实践化、国际化)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模块化教学体系”、“培养全过程学业导师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建设生命科学实验中心与新工科(生物制药)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和实践机会。
现有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共633名。本科毕业生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中进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水平重点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医科院等国家级研究单位的比例超过50%);直接就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苏州、深圳、郑州等大中城市,从事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工作,其中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已成为公司负责人。
学院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进行了“四个中心”为主体的学术组织机构改革,激发了科学研究活力。现拥有河南省合成生物学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工程研究中心、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中心、新乡市神经发育重点实验室和新乡市生物医用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经费2000万元,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93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8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共5项。
目前,学院正秉持“研教一体、多元提升,建设研究教学型院系” 的发展理念,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创新型生物医学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研发为目标,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锐意改革、鼓励创新、扩大开放,努力创造一流业绩回报社会期待,合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心理学院
心理学院前身为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成立于2004年,2017年更名为心理学院,设置本科、研究生两个教育层次,开设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两个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授理学或教育学硕士学位;2023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制三年,授教育硕士学位。2003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制四年,授理学学位;2011年开始面向全校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双学位本科生,学制两年半,授理学学位;2012年开始招收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制四年,授理学学位;2018年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本科生,学制两年,授理学学位。
办学优势
2011年获批心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21年获批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心理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心理学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并上榜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专业均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10余家实践教学基地,1家河南省新文科(社会心理服务与健康)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EE)等联合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中,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全国227所院校中位列第15名,曾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前20强。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应用心理学为B类专业。
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专职教师28人,高级职称12人,博士1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人。
师资水平:拥有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创新人才、河南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中青年专家、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各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5人次荣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教学标兵,2人次荣获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拥有神经心理反馈实验室、脑电实验室、脑片钳实验室、动物行为观察室、心理测量室、基础心理实验室、动物房6个专业实验室,面积近1000m2,配置有ERP、眼动仪、重复经颅磁刺激仪、膜片钳系统、Morris水迷宫、生理信号采集分析记录系统、Noldus行为分析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教学科研成果:近几年,先后发表SCI、SSCI论文50余篇;编写规划教材60余部;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作为组长单位参与国家重大研发项目1项,实现了学校零的突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人均经费超过20万元。
人才培养
心理学院结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办学以来,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以“培养具有崇高理想、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心理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本科生1200余人。本科生考研率近40%,被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院校录取。研究生就业率100%,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多就业于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司法机关、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对其专业综合素养、人际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高度认可。
外语学院
师资队伍
外语学院拥有一支师德修养好、教育观念新、进取精神足、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队伍。57名教职工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23人;博士9人,省级“555”人才、省级骨干教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外籍教师2人。外语学院多次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和新乡市“巾帼建功示范岗”、校级“文明院部”“教学竞赛优秀组织奖”等。多名教师荣获“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等称号。超半数教师有出国访学或工作经历,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
教学特色
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探索不同教学模式。专业教学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模式,“英语语音”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课课程、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并获批校级数字化教材建设立项;“医学英语”获批首批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英语精读”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汉英笔译”“英美文学导论”“综合英语1”“语言学概论”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医学翻译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实施“2+1”的模式,“大学英语”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获批学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B+,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研究生英语”被评为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硕果累累
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荣获新乡医学院第一批“教学优秀”院系,校级教学管理优秀单位。在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中,7人获一等奖,并被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4人获二等奖;在第十四届全国外语教学大赛河南省赛中,1人获一等奖;在学校举办的教学竞赛中,7人获一等奖,10人获二三等奖;在外研社、外教社举办的教学竞赛中,18人获一二三等奖。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早实习、多实习、反复实习”的原则,组织学生参与“译国译民”寒暑假实训项目,并与译国译民、郑州译线通等单位签订协议,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学生参加CATIC杯全国翻译传译口语写作大赛,“讯飞杯”全国高校英语口语大赛,并连续两届荣获优秀组织奖,多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加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获国赛铜奖2枚,省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4项,另有159名同学荣获校赛特等、一二三奖;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外教社词达人”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获国赛三等奖4项;获省赛特等奖1项,获省赛一等奖7项,获省赛二等奖12项,获省赛三等奖23项,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院多次组织举办“声随影动”英语配音大赛、英语风采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几年来,共获国家级、省级奖项30余项,校级奖项若干。
医学工程学院
新乡医学院医学工程学院肇始于1950年的物理教研室,2003年起,在河南省最早设立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2013年12月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9年9月更名为医学工程学院并沿用至今。
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博士29人,博士比例46%。学院拥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河南省教学标兵2人,新乡医学院太行学者1人、太行青年学者2人,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1人。
学院现有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医学信息工程、智能医学工程和智能影像工程5个本科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两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其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国家级本科一流专业;拥有生物医学工程、医学技术(影像)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本科在校生568人、硕士研究生72人。
学院拥有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医学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学院科研工作聚焦“干细胞与神经发育”、“神经传感与控制工程”、“临床与生物医学大数据融合”等研究方向,逐步迈向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和国家一流学科。学院拥有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神经传感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干细胞医学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神经信息分析和药物智能设计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医学VR智能传感反馈工程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和新乡市医学VR(AR)与智能反馈重点实验室、新乡市生物医学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新乡市智能康复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市神经生物传感重点实验室、新乡市智能影像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厅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项;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118篇,其中中科院2区以上论文42篇;公开授权国家专利、软著80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9项。
近年来,医学工程学院在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院获省厅级教学成果奖励20余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7门,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7项,其中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1门;学院教师参与编写10余本“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发表教学论文50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级重大教学科研项目等50余项。
学院坚持“重工科素质、求科技创新,显医学特色”,依据医学、工程学和生物学相互渗透、支撑的专业建设理念,注重培养适应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自主创新需要和企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学院共建有医学信号及图像处理、普通医疗仪器、医学传感器与信号测量、医学影像技术等25个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办学条件优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000余台件,价值约3500万元。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高度重视学风建设,积极秉承和大力弘扬“明德博学 至爱致用”的校训和“医工融通 精诚致用”的院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重点抓好优秀项目和人员的遴选、指导和培训工作,结合学生医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优势,多次在全国专业竞赛中获奖,在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河南省数学建模大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获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 左右、就业形势良好,广泛就职于省内及全国各地的医院和医疗仪器生产、研发企业从事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产品研发、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以及营销等工作;同时能胜任电子信息、IT、仪器仪表行业的技术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
学院始终面向“健康中国2030、健康中原2030”重大需求,围绕“促学科融通,重应用研发,推成果转化”发展方向,与德国耶拿大学、英国女王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建立了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学院联合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河南省“智能影像与康复工程产业学院”;联合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获批河南省“高性能医疗器械行业学院”;联合河南驼人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获批河南省“生物医学工程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与河南鑫磊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河南闫乔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华简智能仪器有限公司签约4项成果转化横向项目,到账经费40万元。学院未来将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口号,不断强化人才优先战略,持续加大科研成果培育,快速推进成果转化落地。
第一临床学院
新乡医学院第 一 附属医院(第 一 临床学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 一 体的省直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始建于1896年,前身为加拿大医学博士罗维灵(William McClure)等创办的博济医院,1982年更为现名并沿用至今。
医院占地310亩,建筑面积40 . 6万平方米,核定床位3500张,临床、医技科室105个。现有职工3844名,其中博士、硕士1234余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2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3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河 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型人才领军人才8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5人。
1959年,在国内开创定向肺导管局部滴药技术;1992年,完成河南省首例冠状动脉介入治 疗;2007年,完成中国大陆首例全过程清醒状态下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手术。医院为国家临床教学 培训示范中心,设有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全国血液净化培 训基地、全国腹膜透析示范中心培养单位、全国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以及 河南省重症监护、急诊等8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大批医护药人才。获批国家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等。
新乡医学院第 一 附属医院拥有国家临 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建设单位2个, 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河南省医学重点 (培育)学科17个,河南省中医重点专科 1个,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 升工程建设项目3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 室3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及国际联合实验室等11个。
三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爱婴医院、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慈善医院、河南省患者满意提升工程先进单位等。2018 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 STEM) 综合排行榜第88 位,省内第二;2020 年位列广州艾力彼全国地级市医院100强第23位;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连续3年考核成绩为A。
第一临床学院承担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儿科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其中临床医学是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临床医学虚拟教研室被评为河南省本科高校虚拟教研室;麻醉学为省级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学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儿科学专业是2016年全国首批恢复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是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内科学》《外科学》两门课程为河南省精品课程;《皮肤性病学》为河南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第一临床学院所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多次代表新乡医学院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曾经取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华中赛区一等奖。
第一临床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成立教学督导组,形成了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 名, 全国优秀教师1 名, 河南省教学名师1 名, 河南省优秀教师2 名。
我院教师参与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临床手册》、《医学影像诊断学》,高等医学教育出版社《外科学》、《儿科学》,北大医学出版社《神经病学》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医学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医学优秀人才。
第二临床学院
新乡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河南医院)建于1951年6月,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平原军区后方医院三分院。1957年5月,定名为河南省精神病医院。1994年3月增名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增名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医院从战火中诞生,在磨砺中成长,从最初仅有150张床发展到有1500张编制床位享誉全国的省内唯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承担着全省精神疾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司法鉴定以及医疗质量控制等任务,是河南精神卫生事业的发源地,河南精神卫生人才培养的摇篮。河南省精神卫生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心理咨询中心、河南省精神卫生研究所等12个机构均设在我院。
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办公室印发《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案要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河南医院”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的输出医院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依托医院为我院,是全国首个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占地面积133亩,建筑面积7.17万平方米,年门诊量32万余人次,住院病人1.5万余人次。目前有在职职工共1230人,卫生技术人员1021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9人,博士后18人,博士41人,硕士293人,高级职称和硕博人才数量位居中原城市群前列。近年来,共柔性引进特聘兼职教授9人,医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名医、全国优秀医院院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优秀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40余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及省内学术团体担任主委、委员二百余人。医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临床心身疾病杂志》。是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认知应对(CCT)学组组长单位、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会长单位,河南医院协会精神专科医院管理分会、河南省药理学会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等11个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委单位,3个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核心单位,中华护理学会“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首批全国“强迫症诊疗示范基地”“精神康复示范基地”,被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授予“卒中中心”,入选“国家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大。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医院积极实施名院、名科、名医“三名”品牌建设工程,实施专病专治,设置特色门诊6个,诊疗中心9个,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具有完备的二级分科设置,有临床科室26个,其中精神科22个(含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中心)、神经内科2个、内科1个、神经外科1个。有医技科室12个。医院精神病科获批“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是省级重点学科,有8个省级医学重点学科,2门省级精品课程,9个教研室,11个硕士招生专业。在精神分裂症分子病理与临床、物质依赖与精神药理、心理应激与行为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方向成果丰硕。
医院目前有精神心理疾病防治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精神医学中心等1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新乡市精神电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新乡市多模态脑影像重点实验室等11个市厅级科研平台。2020年河南省生物精神病学重点实验室经省科技厅评估为“优秀”省级重点实验室。2021年生物样本库获得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成为新乡市唯一一家具有人类遗传资源保藏的机构。近年来,依托平台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7项;获科技成果奖3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授权专利46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32项;软件著作权12项;出版学术专著48本;学术论文1601篇,SCI论文185篇,中文核心824篇。
在疫情和汛情期间,医院联合专家举办100余期突发应急事件公众心理问题及应对网络直播科普活动,总观看人数达230万人次。牵头率先成立150名专家组成的突发应急事件心理援助医疗队,向全国23个省捐赠我院主编的《突发应急事件心理应对指南》及影音作品10万余册,《新冠疫情心理自助手册》9万余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缓解汛情疫情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心理压力。
70余年来,医院一代又一代人秉承“厚德博学精医济世”的院训,践行“爱岗敬业爱心奉献爱院如家”的医院精神,紧紧围绕“做强精神学科,做大神经学科,培育相关学科”的发展定位,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精神专科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中国百家百姓信赖的精神卫生医疗服务机构”“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河南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标杆医院”“群众满意医院”“首届中原经济区(河南)100名牌之‘科技河南’”等称号。
第三临床学院
新乡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成立于2004年,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依托,其史可追溯至198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学院。
医院位于新乡市新城区中心,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贴心,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开设床位1200张,规划床位2000张;年诊疗量66万余人次,出院3万余人次,手术1 .3万余台次;开设临床医疗医技科室50余个,临床教研室及实验室30余个;拥有河南省重点学科2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4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3个,新乡市重点实验室8个。
医院拥有高质量的医学人才队伍。现有在职职工1600余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2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300余人。现有硕士生导师40余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特聘学科带头人2人,卫生科技领军人才4人,中青年卫生科技创新人才3人,河南省优秀医师、教师、名师3人,河南省眼科金鼎奖2人,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1人。
作为教学医院,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和体系,建立了30个临床教研室,拥有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影像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康复专业、检验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等临床理论、实验、实习和见习带教任务,其中每年承担课程近20000学时,实习、见习1000余人次,具备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完整的学位教育和继续教育教学体系,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门,获得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
第三临床学院负责招生并管理眼视光医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和临床医学(免费定向)四个专业,院系近三年升学率达50%,就业率95%以上。第三临床学院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每年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了一批批理论扎实、技能过硬,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毕业生。
第四临床学院
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56号,始建于1949年,原为平原省人民医院,1953年更名为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986年改名为新乡市中心医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体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成为新乡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学院。
一、基本概况
医院现有两个院区,其中本部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18余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345张;东院区占地面积165余亩,一期建筑面积14余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196张。
两个院区共设置业务科室118个,年门诊量210万余人次,年住院量1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近5万例。
在职职工370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7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60余人,硕士生导师6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管优秀专家2人,新乡市优秀专家、新乡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新乡市拔尖人才30余人,新乡市十大名医5人,新乡市医师终身荣誉奖获得者2人,省级学术团体任常委以上的达70余人,市级学术团体任主委、副主委的达100余人。
医院是国家五星高级卒中中心、国家胸痛中心、全国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移植医院、河南省肿瘤诊断新乡分中心、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新乡分中心等中心。医院拥有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新乡市重点实验室25个,新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拥有全数字化PET—CT、1.5T/3.0T磁共振、256排CT、炫速双源CT、DSA、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全飞秒激光、杂交手术系统、手术导航系统等百万元以上大型设备百余台。
具备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生等完整的学位教育和继续教育教学体系,在院“四生”人数达1000余人
豫北地区第一家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连续两年在国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考核等级为A级,进入全国、全省三级公立医院第一方阵。
二、人才培养
第四临床学院招收临床医学和放射医学两个专业,目前共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300余人,放射医学专业120余人。放射医学专业于2022年9月第一批招生,全国共有9所院校开设放射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乡医学院为华中地区首家开设放射医学专业的高校。
近几年,我院培训的选手参加首届河南省本科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五年制(华中赛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总决赛比赛中,获得铜奖。
三、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制五年,本专业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初步临床工作能力和初步医学研究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预防、医疗、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修课程: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皮肤性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急诊医学、口腔医学、耳鼻喉科学、核医学、介入医学、肿瘤防治学、传染病学。
放射医学:放射医学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学制五年,需要掌握临床医学、放射医学、影像诊断学、肿瘤学等方面的知识,未来能在医疗卫生、医学科研、核技术应用及其他相关科研院所单位和部门从事放射医学、临床核医学诊断与治疗、肿瘤放射治疗等相关的工作。
主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损伤临床学、肿瘤放射治疗学、核医学、影像诊断学、放射卫生学等。
第五临床学院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创建于1936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市属公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共4.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共10.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543张,设临床、医技科室68个。现有职工192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97人,研究生导师31人,高级职称221人,中级职称72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及高层次人才6人,河南省优秀医师4人,新乡市拔尖人才12人,新乡市十大名医6名。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常委32人,市级学术团体会长、主委21人,副主委18人,推荐市级以上学术团体委员66人。
我院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河南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新乡分中心、新乡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新乡市城市社区卫生健康管理中心。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爱婴医院、全国管理创新医院、国家卫健委中华健康快车白内障治疗中心、国家卫健委健康快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糖网中心、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单位、河南省群众满意医院、河南省平安医院、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三级医院“十大指标”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帮扶困难职工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全省提升医疗服务标杆单位评选活动中我院斩获8项殊荣,在2022年河南省卫健委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反馈中评定等次为优秀。
医院注重学科建设。呼吸内科、中医风湿科、肾脏病学科为河南省医学重点专科,风湿免疫科被原省卫计委推荐为国家重点专科参评。获批国家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国家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神经介入中心、血友病治疗中心、国家级临床药物试验机构、PCCM咳喘药学门诊区域示范中心、心衰中心、创伤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中心。获批河南省肾脏病区域诊疗中心、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等30余个省、市级中心及17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新乡市呼吸与危重症、风湿免疫、肾病透析、血友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多个专科联盟,创建10个名医名家工作室。
学院设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全科医学、眼科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口腔医学、急救与灾害医学、神经病学、皮肤性病学、传染病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护理学、麻醉学、临床药学、法医学等25个专业教研室,承担硕士研究生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全过程教学任务,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我院教师在新乡医学院教学竞赛中荣获最佳风采奖、理论及教学查房组二等奖等多项奖项。自2014年至今承担全过程教学,理论教学成绩多次在新乡医学院全过程教学基地中位居前列,新乡医学院实习生临床技能竞赛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及期末统考成绩位居前列。学生考研率与就业率逐年攀升,近3年学生考研上线率75-89%,录取率60-71%。截止目前为止,2024年学生考研上线率89.2%、录取率已达到71.4%。
我院教学科研工作不断进步,近3年有7项教学科研在河南省卫健委立项,均在进行中;完成《针灸学》微课程建设并立项为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同时每周五下午进行PBL 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我院引进教学管理平台,科学高效率管理,软件配备临床思维系统、题库、课程等。创建了医学模拟实训中心,全院各临床科室增加改建了多媒体示教室。医学模拟实训中心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建设,面积3200平方米,配套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设有内、外、妇、儿、急救、ICU 、模拟手术室、护理等实训室,并配备临床思维训练室及软件系统、OSCE 考站及考试系统等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医院以“博学求精、崇德至善”为院训,倡导以人为本、立信百年的服务理念,具有团结敬业、严谨求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努力打造科技、人文、绿色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儿科学院
新乡医学院儿科学院渊源于“新乡医学院”50年代成立的儿科学教研组,在1936年春,惠民医院保健处,由护士粟秀真负责,主要任务是对妇女、幼儿进行卫生宣传、产前检查、婴儿保健指导、预防注射。这是儿科的最早雏形。1982 设立儿科系,1983年开始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点,招收儿科学硕士生。2015年为国家第一批恢复儿科专业医学院校,2019年成立儿科学院。
在贾汝贤,刘玉生、郭学鹏、陈新德、钱惠茵等教授的带领下,于1983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儿科专业本科生,1998年招收儿科学硕士生,1982年成立儿科系,2002年被评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之后连续六届省医学重点学科。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重视和加大儿科等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儿科学专业成为当今社会急需、就业率高、社会认可度高、关乎民生的重要专业。2015年恢复儿科专业招生,新乡医学院为国内第一批儿招收科专业的医学院校。
儿科学目前为国家卫健委和河南省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院拥有1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省教育厅临床重点专科,儿科硕士授予点。创办的中华实用儿科杂志为儿科类双核心期刊。2021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获批河南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获批河南省临床重点专科。
儿科学院现有医护员工800余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0余人,在岗教授、副教授30余人,博士近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医师达90%以上。教师队伍中,郭学鹏教授荣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河南省省管专家1名,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1名,河南省卫生中青年领军人才3名。
我校40余年来一直未中断儿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一批儿科学知名教授薪火相传,学校自1983年以来共培养儿科专业人才1000余名。儿科学院五年制本科招生约130人,目前在校儿科专业学生近800人。注重儿科办学质量,我校儿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平均就业率为99.5%。儿科学专业毕业生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达85%以上,高于国家平均通过率近15个百分点。儿科学专业毕业生考研平均录取率近70%。
儿科学院重视国际交流,在儿科学系运行以来,已与多伦多儿童医院、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以色列儿童医学中心、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等院校开展合作交流。
无限望,寄儿童”,儿科学院将秉承我校儿科学开创人的志愿,培养更多优质的儿科医学人才,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医学影像学院
新乡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始于1983年医学影像学教研室,1983年招收医学影像学专业(专科),是全国较早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2001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生,2012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批河南省放射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9年成立医学影像学院。
学院专业机构设置完善,依托于附属医院影像学科临床、教学和科研资源,设置有医学影像诊断学教研室、超声医学诊断学教研室、核医学教研室、医学影像技术学教研室、智能影像诊断教研室、智慧影像科研教研室,拥有学科相关的基础实验室、影像诊断学和影像技术学教学实验室以及省内外的十数个教学实践基地。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2人,中级职称54人,硕士生导师9人,博士28人,硕士42人,多人获得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医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获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基层教学组织、校级精品课程。
学院承担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得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创新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50%以上,就业形势良好,先后培养各类影像专业实用人才近3000人,毕业生广泛就职于省内及全国各地的医院和医疗仪器生产、研发企业。
学院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开设中外合作本科专业多年,并与同济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附属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与龙头企业上海联影、新华医疗、东软医疗开展战略合作。2023年8月成为全国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首批理事单位,为全国十个本科发起院校之一,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国内外学习就业平台。
麻醉学院
新乡医学院麻醉学专业为河南省医学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河南省创建最早的麻醉学本科专业,于2001年开始招生,也是河南省内最早成立麻醉学院系的高等医学院校。截止目前,为社会培养本科麻醉学专业人才1213人,共有在校生1396人。
学院师资雄厚,承担着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任务,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突出特色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设施完善,拥有国际先进的各种麻醉、手术医疗设备和丰富的病例,能充分满足临床教学的需求,并在各个阶段对教学课程进行细致安排,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实行阶段性教育,逐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塑造高素质的麻醉学人才。
学院始终以“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精神为指导,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学院积极组建了院“学生会”、“篮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礼仪队”、“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等学生组织,参加和承办了各类学生活动,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大赛、“活力团支部”大赛、大学生“新医杯”篮球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咖秀”朋辈引航经验交流会、优秀校友返校讲座、临床医学技能大赛等,培养了大批具备扎实基础医学知识、麻醉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医疗、临床、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综合素质人才。
岁月如梭,征程漫漫,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麻醉学院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只争朝夕的精神,坚持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我校早日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临床药学学院
临床药学本科专业(五年制)于2016年获批,2017年开始招生,2019年成立临床药学学院。学院以基础医学与医学研究为支撑、临床精准治疗为目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为核心、成果转化为特色。
学院下设临床药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6个教研室,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综合办公室。现有1个五年制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在校生399人,其中本科生358人,硕士41人。毕业生120人,本科103人,硕士17人。
学院前期基础理论教学依托药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4(24)人);硕士生导师33人,57人具有博士学位,占79.2%。学院教师来自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等20余所著名高校;后期实践教学由我院承担,现有专职教师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34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占14.90%;博士学位5人、占3.73%;硕士学位70人、占52.24%;46岁(含)以上教师和药师29人,占21.64%,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和药师71人,占52.98%。另外学院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特聘兼职教授。学院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评审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新药审评专家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3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中原千人计划”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3人、新乡医学院教学名师5人、太行学者1人;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院承担《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分子生物学与技术》、《生物医药前沿》、《生物制药》、《临床药学英语》、《药事管理学》、《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生物医药前沿》、《药物毒理学》、《临床药代动力学》等课程。其中,微生物学、人体解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临床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8门课程为省一流课程。
学院拥有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第五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等1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为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高质量的临床药学服务人才提供了坚强保障。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临床药学学科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拥有“河南省天然药物研究”院士工作站;先后获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新乡市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河南省心血管重构与药物干预国际联合实验室,4个新乡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包括400兆超导核磁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000余台(件)。2014年以来,获得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7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项。
我院临床药学本科专业属于国家特设布控专业。截止2022年全国累计开设临床药学专业高等院校57家,其中河南省仅有两所。学院重视加强院校、院院交流工作。目前已与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浙江大学药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杭州市第一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国内知名大学及医院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院高质量发展。
全科医学学院
新乡医学院全科医学学院成立于2019年,目前是以开展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助理全科医师、全科医师转岗规范化培训及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全科医学产业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单位,并以我校21家附属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建立横向全科培养和纵向理论实践培养模式,共同支撑河南省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新乡医学院全科医学教育肇始于2010年,以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为基础,依托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开设相当于全科医学本科教育的临床医学专业(免费医学定向生)。2010-2022年期间共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1830名。2012年起,我校开始招收和培养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
全科医学学院协同我校附属医院目前拥有国家重点全科住培基地、河南省全科医学研究所等;全科医学学科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拥有全科医学研究中心、全科医学研究所等8个学科平台。研究成果在Environ Int、Environ Sci Technol等发表。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21项,获省厅级科研奖励4项,目前形成了以多模态重大慢病防控为特色,“脑基础-认知障碍-社会模式”未分化防御机制研究为优势,开展了以人工智能社区卫生服务多模式、重大慢病生物防御反应机制、未分化疾病多模态诊疗、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全科医学教育推广等多个领域为主体的研究。
全科医学学院拥有着一支多学科整合和多层次联合的师资队伍,包含享有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卫生计生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河南省卫生科技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制定了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施策的运行管理制度,保障全科医学学院各项工作在实施运行的过程能够顺利开展和有效管理;设置了能够体现全科的多学科深度交融、覆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与质量体系、提升全科医师科学研究能力培养、满足基层全科医师和全科医学产业化人才实际需求的课程;组建了“全科医学学院(理论培训)-附属医院(临床培训)-县域(社区)医院(基层实践)”的联合培养基地,根据“区域统筹、强弱结合”的原则,在“资源组合、行政协调”的基础上,开展了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县域(社区)基地协同共建,为基层医疗培养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合格实用型全科医生,为全科医学行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产业化人才,持续提升河南省乃至周边省市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和推广全科医学产业化发展,共同助力健康中原建设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口腔医学院
一、基本情况
新乡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于2011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同年9月招收首届5年制本科生,目前已招生12届,在校一本口腔医学专业学生325名,已毕业7届381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137名,分别考入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空军军医大学等院校,考研率36%,其余均在省市级医疗机构就业。
新乡医学院于2015年12月设立口腔医学院,依托学校第三附属医院,设立了口腔基础医学、口腔预防医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等7个教研室,1个口腔医学实验中心和1个综合办公室。
口腔医学院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92人,其中特聘教授12人,客座教授9人,高级职称18人,硕士30余人,分别来自四川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郑州大学等,师资队伍具有较高的医教研水平。
口腔医学楼于2014年4月启用,该楼建筑面积约1万平米,涵盖口腔门诊、医学影像检查室、口腔医学临床前技能训练室、多媒体教室、仿头模实验室、技工实验室、口腔修复实验室、绘图实验室、教研室、综合办公室和学术会议厅等,其中各类实验室建筑面积约4千平米。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院是豫北地区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口腔医疗机构,共装备牙科椅51台,主要设备还包括双波长激光、口腔显微镜、T-Scan咬合分析仪、CBCT、口腔数字化全景机、数字化牙片机、数字化椅旁扫描和切割系统、牙科种植机、牙齿冷光美白仪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急救、口腔种植修复、牙颌面畸形矫治、颞下颌关节病治疗、牙周病综合治疗、显微根管治疗、儿童牙病舒适化治疗等技术位居河南省前列,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有效保障了临床实习病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建设成果
2016年,口腔解剖生理学获批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2021年验收合格),口腔医学实验中心获批校级实验示范中心;2017年,口腔临床医学获批省二级重点学科;2019年,获批“国家级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口腔类别)考试基地”,同年获批“新乡市口腔健康科普传播基地”和“新乡市口腔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2019年参加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主办的“健康口腔推广大使培训班”并首批通过资格认证,2020年医院被授予“口腔健康推广基地”。2021年口腔医学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我院为省卫健委首批获准开展口腔种植牙技术单位,同时也是新乡市卫健委认定的“新乡市十大重点专科”。
三、社会交流
我院教师积极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及河南省口腔医学会等学术活动。目前有3名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委会委员,19人次省口腔医学会委员,其中候任主委1人次,副主委3人次。
近5年,我院师生在国内各类比赛中不断取得佳绩。相继获得“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口腔院校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二等奖、“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口腔技能大赛”牙体制备组三等奖、“全国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展示”三等奖、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口腔医学教育学术年会暨全国口腔院校临床操作技能大赛”一等奖。还获得“河南省青年教师授课展示”一等奖和三等奖、河南省“口腔医务工作者科普演讲比赛”三等奖、“河南省首届本科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口腔医学赛道”特等奖和二等奖、中华口腔医学会“全国口腔健康科普短视频创新展示”杰出创意奖、“全国口腔健康科普演讲交流活动”二等奖、“全国口腔健康科普演讲交流活动—华中大区活动”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康复学院
新乡医学院康复学院成立于2019年,虽年轻却朝气蓬勃、底蕴丰厚,其发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末。1999年,新乡医学院设立康复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2002年,增设五年制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康复方向),随着康复相关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2013年,新乡医学院设立四年制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了优化学科建设,促进我校康复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与国际康复医学发展接轨,2019年,新乡医学院康复学院应运而设。开办康复相关专业20余年来,我校在康复人才定位、专业培养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设计等方面经验丰富,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各级医疗、康复机构或疗养院开展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以及能够在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机构、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我院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全体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致力于培养精细化、创新型、应用型的康复作业治疗人才。同时我校特聘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贾杰教授(国内培养的第一个康复医学博士)及其团队参与到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中来,致力于呈现更加优质的康复教育服务。
康复学院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于新乡医学院的五所附属医院,有丰富的实践教学设备,临床教师有多年的带教经验,与专业老师一起参与学生的实训、实习教学指导工作,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校与国内多所知名医院均有合作,作为我院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如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
新时代新征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康复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博学,至爱致用”的校训,秉承人性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办学的理念,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同步,全面统筹与重点突破并举,软实力与硬实力建设并重,激发师生内在动力和潜能,推进康复学院事业特色发展、协调发展、高水平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创新型、应用型的优秀康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