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心> 湖州师范学院> 专业列表> 专业详情-- 人工智能
专业详情--人工智能

我在湖师等你| 信息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专业:

乘风智能时代航船,开启人生崭新篇章!

专业简介

专业特色

人工智能专业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长三角主导产业,实施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模式,与商汤科技、软通教育、中国信通院和长三角(湖州)智慧交通研究院等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打造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夯实理论基础,模块课程强化专门技能;同时开设智能医养和智慧城市等方向特色课程,邀请企业和领域专家参与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素养扎实、学科视野宽广和工程实践能力出色的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对当前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的现状,围绕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内涵,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工智能相关的基础理论、智能专业知识及智能研发技术,具有智能医养、智慧城市等相关行业背景,具备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的分析建模、智能行为决策、系统开发及应用的综合能力,能够在智能医养、智慧城市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导论、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技术、信息获取与检测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够在科研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智能相关的数据处理及智能决策的研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或继续攻读智能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教授带你看专业

image.png

蒋林华,博士,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浙江特聘专家,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智慧物联农业信息化”团队负责人,湖州现代农业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发表科技论文上百篇,担任多个SCI国际期刊审稿人。

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智联网络、医学图像分析等方向研究,多次主持中欧国际学术和交流会议(被欧洲时报、凤凰卫视、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2014年获中国驻德大使馆公参颁发“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称号。


教授访谈

Q:请问人工智能专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应用,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将与日俱增。根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5-10年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超过几百万。我国已将人工智能列为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人才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毕业生不仅可以在IT企业从事算法研发、系统集成等工作,还可在制造业、医疗、金融等领域从事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智慧管理。

Q:我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如何呢?

今年3月份组建了由19专任教师构成的人工智能教研室负责该专业教学工作,其中博士18名、在读博士1名,教授5名,海外院士1名,省部级人才3名,师资力量雄厚。师资队伍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智能应用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聘请了多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实践实训及竞赛活动。教学方面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夯实基础理论知识,模块课程则由领域专家针对医养和交通等特定应用场景的多门专题课程构成,可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此外,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学生不仅可在实验室动手实践,还可参与教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的科研项目,切实提高综合素质。

image.png

image.png

Q:请问我校人工智能专业有哪些竞争优势?为什么推荐考生选择我们学校?

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优势一方面是学科支撑力量雄厚。依托浙江省现代农业资源智慧管理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科学与技学术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点、浙江省一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同学们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机会多,科研能力提升快。

人工智能专业优势另一方面是实践实训真抓实干。已与商汤科技、软通教育、中国信通院和长三角(湖州)智慧交通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践实训类课题培养方案,共建人工智能实践实训实验室,联合组建师资队伍共同指导教育部各类人工智能应用竞赛参赛学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环境及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总之,选择我校人工智能专业,你将系统获得人工智能专业素质、前沿科研锻炼和企业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全方位获得专业和实践双重技能,提升继续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image.png

Q:在您看来,人工智能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怎样的?

人工智能技术正向工程应用全面拓展,未来发展将围绕算法创新、工程应用、人机交互、伦理与安全、跨学科融合等方向展开。我校人工智能专业将立足长三角产业需求,紧密围绕前沿方向深化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复合型人工智能人才,为长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具体措施来说,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加大工程实践和项目化教学力度,紧跟行业前沿。同时也将加强与医疗和交通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学生的跨界视野。此外,还将重视伦理与社会责任等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价值观。由此使我校人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宽阔的跨界视野,成长为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image.png

Q:学生入学后,专业将开展哪些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我们将从课程优化设置、实践能力培养、个性化导师指导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课程上,将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强化理论基础教育,增加工程实践实训环节和实践活动以赛促练等。将建设人工智能基础实验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实践实训室。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的计算、存储服务器等硬件资源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并安排学生到商汤等行业标杆企业见习实习。仍将大力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申请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此外,还将建立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指导学生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image.png

Q:今年人工智能专业对招生对象有哪些要求呢?

主要期待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1. 对人工智能怀有浓厚兴趣;2. 学习主动性强,乐于自主探索新知识;3. 富有创新意识和好奇心,勇于实践;4. 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或有强烈的编程学习欲望;5. 数理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只要对人工智能充满热情,愿意持续学习和钻研,定能在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取得理想的成就。

Q:最后请您给对有意向报考本专业同学们送上一段寄语。

亲爱的同学,如果对人工智能这个充满创新活力的前沿领域怀有向往,那就欢迎加入人工智能专业这个大家庭!在这里,你将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动手参与实践实训项目,培养出色的工程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你将开阔视野,吸收跨学科多领域知识,成为合格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我们将与你并肩战斗,在创新的道路上互相鼓舞、共同成长。


相关专业
推荐学校

扫描二维码

访问移动端页面

填 报志 愿

返 回顶 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