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心> 宁波工程学院> 专业列表> 专业详情-- 汽车服务工程
专业详情--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招生热线:0574-82351506    专业招生群:610343067

专业介绍: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成立于2007年,是浙江省同类高校中成立最早、学生规模最大、专业方向最多的专业,目前为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宁波市特色专业。媒体报道,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宁波工程学院位于全国第12位(全国132所),评价等级为五星级专业。

专业紧紧依托宁波杭州湾万亿级汽车产业新型生态圈,紧密结合汽车产品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等发展趋势,突出鲜明的学科交叉性、知识集成性和实践创新性特色,与车辆工程、机械制造专业等专业相辅相成,共同为汽车全产业链提供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汽车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分析解决汽车服务工程技术领域复杂系统问题的实践能力、胜任汽车工程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技术支持和产业链管理等工作岗位、具有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大中专院校等单位从事与汽车技术支持、人工智能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技术管理和应用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具体就业方向有:

汽车企业:上海研究院、长安汽车集团、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延峰伟世通、德国博世、法国佛吉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蔚来汽车、零跑汽车(浙江零跑科技股份公司)、韩国万都(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

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杭州地铁集团、深圳地铁集团、台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宁波市交通局、宁波公交总公司、宁波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校、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等。

汽车技术服务类企业:卡达克机动车质量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莱茵技术-商检(宁波)有限公司、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

其他知名企业的汽车相关部门:阿里巴巴、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宁波拓普集团、海天集团、金田铜业、公牛集团等。

升学去向

2023届毕业生,国内升学11人。历届学生升学去向如下:

国内去向: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福州大学、上海大学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中外合作大学。

出国(境)去向:主要前往美国、英国、德国等。国际化交流和深造高校包括美国纽约大学、美国曼哈顿学院、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德国埃斯林根应用技术大学等。

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C语言程序设计。核心课程与特色选修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机与控制器、汽车CAE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智能网联汽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专业特色:

1.专业实施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育人模式。本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办学治校。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组成的“理事会”联合办学机制;实施校园、产业园、研发园“三园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建立工学研交替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多方协同的“三闭环”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与国内外汽车企业(如上海大众、韩国万都、吉利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实施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应用研究与应用实践能力强的汽车专业人才。

2.专业构建了“多元融合、四位一体”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专业实践、学科训练以及企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重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专业促进学生成长。专业建立“目标导向,精准指导”的学生学习管理机制,实行“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学生专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显著。

实验室建设:

学院现建有汽车工程技术实验中心,隶属于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下设基础实验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和汽车工程技术中心,分别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四个本科专业的实验及实训教学任务。中心2019年获批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面积达10200 m²,拥有高端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四轴车削中心、三坐标测量机等主要设备2500台(套),总值7000多万元。拥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7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实验中心开设学生创客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支撑,近年培育国家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0余项,省级奖励150余项。实验中心建设有开放虚拟仿真教学管理平台,共有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3项。

人才培养:

1.以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确定特色优势专业的定位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的工程师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得到国际工程教育体系的执业资格认可。鉴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与管理的双重属性,并基于社会需求分析和专业现状分析,本专业确立了以专业认证理念为指导,面向汽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车联网技术、汽车生产链管理的汽车服务工程学科特色。

2.依托专业定位和区域优势,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模式

首先,深入汽车行业企业调查,了解企业所急需的人才要求,根据专业认证的要求和企业的需求,初步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先后与吉利汽车集团、上海大众、韩国万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宁波市各级汽车行业协会展开深入合作。这种合作优势互补、校企共赢,实现了针对社会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

3.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全方位、多领域深度合作的校企教学模式

本专业积极开展与汽车行业中各类企业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度合作。例如,与吉利汽车、上海大众、韩国万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在实习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多种合作模式的改革与试点。尤其注重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交流合作,借助于高校教师的理论优势与企业工程师的实践特色,为学生们架设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尽量缩短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渡时间。

4.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创新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其目的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入到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基于志趣的自主学习,而非教师被动的授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可以从以赛促学;课程改革,增加校外导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考取专业相关的证书等多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这里主要谈一下如何普及“教育改革—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的互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创新能力。

优秀校友:

汽服13级学生陈芳,高分考入吉林大学汽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2022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成为宁波工程学院教师。


相关专业
推荐学校

扫描二维码

访问移动端页面

填 报志 愿

返 回顶 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