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

化工与制药类(中法精英工程教育试验班)

发布于 2021-06-29 10:34:57阅读量 1481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1. 专业定位

以“大工程观”为引领,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实施“校企双导师”制;通过中法合作院校深度教育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工程专业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

培养满足国家大化工领域国际化工程人才需求,胜任工程设计,具备跨学科的知识面、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精通多国语言,胜任大型跨国公司或化工行业国际工程开发和协作,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化工领域高水平工程人才。

二、专业发展

按年份编辑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是由北京化工大学与法国最优秀的化学工程师院校-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校合作创办的高水平国际化工程师学院。学院依托北京化工大学的学科优势,以“大工程观”为引领,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引进法国先进的精英工程师培养理念和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中法合作院校深度教育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工程专业人才。学院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批准号:MOE11FRA02DNR20171830N),于2017年第一届招生。

2016年9月,中法双方代表《北京化工大学与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校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


图片63.png

2017年2月北京化工大学和法国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校合作成立了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

2018年1月,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在法国大使馆举行揭牌仪式

图片64.png

三、特色优势

先进的培养体系

引进法国优质工程教育资源,融合中外两校的专业优势,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严格按照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简称CTI)认证标准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实习安排、教师聘任、企业合作机制等方面达到法国工程师教学同等水平。

多元的师资团队

学院中方教师来自北京化工大学高水平师资团队,以院士、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获得者为核心形成的重点学科教师队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历。外方教师方面,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将由法国教育部派遣经验丰富的基础学科教师在北京全职任教。在工程师教育阶段,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校及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简称FGL)院校将选派高水平教授来华承担专业课及核心课的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

浓厚的国际氛围

学院采取英语不断线、法语强化教学,打造中英法三语人才。国外课程引进力度大,聘请法国优质师资授课。学生在学习期间均可获得1个月至2年的赴法国合作院校交流交换机会,也有机会赴海外企业实习。

鲜明的精英教育

学院采用小班教学,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多维教学模式。学术界、政界、商界、企业界知名人士应邀到访学院交流及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紧密的校企合作

学院与众多国际企业合作,企业人士参与学院的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及科研合作,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企业实习机会。学院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讲授工程实践、企业管理等课程,加强学生对工业企业的真实体验。

图片65.png

四、办学亮点

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创新之处。

学院采用“工科试验班”大类招生,引进法国精英工程师教育体系,采用两阶段培养模式,构建“预科-工程师”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

- 前三年为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及外语能力;

- 后三至四年为工程师教育阶段,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和工程理论,并加入企业实习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力。

工程师阶段共分为3个专业,分别为: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生物工程,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院引进法国优质工程教育资源,融合中外两校的专业优势,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严格按照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简称CTI)认证标准制定学生培养方案。采取英语不断线、法语强化教学,打造中英法三语人才。采用小班教学,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多维教学模式。

按照CTI认证要求,充分借鉴法国大化工领域的工程师教育体系,设立1-3-6月的企业实习实践培养模式。目前,学院对外企业关系扩展至6家,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2家企业正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校级和院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图片66.png

五、改革措施

针对一流专业建设所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举措。

学院引进法国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优质的工程教育资源,借鉴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预科-工程师”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

形成数理化课程独特全过程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觉、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推动课堂革命,使学生在全过程培养机制下,不断夯实数理化基础和法语功底,开拓国际视野。

推进全过程考核模式,实现由结果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的转变。数理化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注重多次累加的过程评价。以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完全过程性考核转变为根本,形成多六维度课程考核模式。

织学生开展各类实习,促进学生的创新及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式教学。搭建专业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的平台,为大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前瞻性、规划性指导,为大学生专业学习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学院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邀请企业人士参与学院的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及科研合作;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企业实习机会。同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讲授工程实践、企业管理等课程,加强学生对工业企业的真实体验。

六、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中法专职教师16人,承担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任务;其中,中方教师7人,法方教师9人;法方教师全部由法国教育部派遣。

工程师教育阶段,确定工程师教育阶段各专业中方及法方负责人共计10名。在法方工程师阶段师资方面,聘用人员均为法方工程师院校校长、副校长或教授,拥有丰富工程师教学经验。在中方工程师阶段师资方面,聘请兄弟学院优秀师资完成中方课程授课。

经过四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学科背景深厚、教学能力强、具备多元文化、结构合理、潜心教学的国际化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图片67.png

图片68.png

七、竞赛获奖

2020 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 二等奖1项

2020 北京高校数学建模校际联赛 一等奖1项

2020 北京高校数学建模校际联赛 二等奖1项

2020 年度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竞赛 一等奖1项

2020 年度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竞赛 二等奖3项

2020 年度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实验竞赛低年级组获奖 二等奖1项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校级 三等奖1项

北京化工大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生物创新设计大赛药物篇 一等奖1项

北京化工大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生物创新设计大赛检测篇 三等奖1项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奖项2项

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竞赛 三等奖1项

普政杯文政综合知识竞赛 一等奖1项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市 三等奖1项

挑战杯(项目名称:微化科技)市赛 三等奖1项

互联网+大赛省部级奖项2项

互联网+大赛北京市 三等奖2项

互联网+大赛校级奖项2项

“萌芽杯”校级奖项1项

外研社国才杯初赛阅读校级奖项2项

北京市高校小语种歌曲大赛  优秀奖


图片69.png

image.png

image.png

八、毕业生发展

CTI认证的工程师文凭企业认可度高,学生毕业时同时还将获得中法合作院校的硕士文凭,学生就业竞争力优势显著;开设的三个专业均为北京化工大学的优势专业,法国合作学校为化学化工类国际知名院校,大化工行业为中法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就业机会众多;法语为世界上第三大语言,中法双边贸易总额已突破500亿美元,法国目前已有超过16000多家公司在华投资,众多法国知名企业在华设立研发和技术中心,中国企业在法投资不断扩大,尤其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及材料能源化工领域,对具有中法跨国文化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需求紧迫。

学院13名学生成功被海外名校录取,其中姚琦伟同学被居里夫妇母校-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ESPCI Paris)录取;还有帝国理工、UCL、NUS、约翰霍普金斯等名校。

2018年1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到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看望中法海洋卫星(CFOSAT)研制团队代表,我院2017级本科生姚琦玮作为中方唯一一位学生代表,在现场就环境气候变化问题回答了总统的提问,当时她学习法语仅三个月


图片70.png


图片71.png

图片72.png

文章评论
填 报志 愿 返 回顶 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