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校区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
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英语、z历史学)、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 创新实验班 >)、理科试验班(地理科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化学)设在文理学院,社会科学试验班(经济学 < 数据科学方向 >、金融科技、人力资源管理 < 全球领导力方向 >)设在会同书院,实行大类招生,第一学年修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第二学期实施专业导航计划,在学生对专业有较为深入的认知和体验后,于第二学期末选择、确定主修专业。
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包含: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设在未来教育学院。第一学年修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课程。
2021 年实施“优师计划”,招生专业包含: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地理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设在未来教育学院。具体政策另行介绍,敬请关注。
[ 地理科学专业 ]
本专业引领学生掌握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地理信息技术,具备地理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并在野外实习和实验实践中锻炼地理实践力,旨在培养服务于基础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卓越地理教师;能在基础教育领域从事地理教育教学改革的领军人才。
主要课程:地图学、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学教学论、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等。
[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 ]
21 世纪是复杂性的世纪,人类亟需系统科学范式来认识世界和应对挑战。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卓越的系统思维、突出的跨学科交叉研究能力的拔尖人才,以期未来可以创新性地解决各领域复杂性科学问题并付诸实践。
主要课程:数学、物理类进阶课程,包括随机过程、分析力学、统计物理等,系统科学核心课程包括系统思维、运筹学、控制论、博弈论、系统工程、多主体建模、自组织理论、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复杂网络等,以及结合各交叉研究领域的前沿选修课程。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
本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和系统科学学科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区位优势,培养具备大数据思维、知识、技能和跨学科应用能力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拔尖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导论、数据分析基础、统计学习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可视化、数据库系统原理、算法设计与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分布式系统、数据挖掘。
[ 经济学专业(数据科学方向)]
本专业强化信息技术、数理 / 数据分析方法和经济现象分析的结合,培养富有人文底蕴、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业人才,能够追求更高学术目标和学术造诣,能够胜任经济分析与研究工作。
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原理、中级)、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挖掘、信息处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全球领导力方向)]
本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丰富的课程体系与完整的本硕博学位点,学生培养以学术发展、工作能力与人文素养并重,注重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全球化视野的开拓、多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拥有分析和解决国内和国际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的能力,具备攻读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学位以及胜任各类国际组织工作的基础,成为具有全球领导力的卓越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心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导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国际公共政策分析、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学、全球视野中的领导力测评与开发、跨文化沟通与国际谈判、第二外语等。
[ 人工智能专业(创新实验班)]
本专业以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共建的人工智能学院教学力量为支撑,面向技术创新主战场培养能在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军作用、在“人工智能 +” 交叉学科领域具备应用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实验班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双导师指导下的“厚基础、重实践、复合型、个性化、本研衔接”的拔尖创新与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更新信息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珠海校区学科专业内涵,构建创新引领、体现数理基础、科技前沿和学科交叉的本科课程体系;支持科研院所与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本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调育人机制,打造以企业创新创业基金为驱动的项目制实践教学平台,提升快速响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形成引导学生多元选择与个性化学习的施教特色,为社会提供信息学科的专业支撑和人才支撑。
主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心理学、系统科学、设计学、走近人工智能、交互式 Python 编程入门、人工智能数学基础、数字逻辑与 CPU 基础、现代信号处理基础、C 与 C++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人工智能的现代方法、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创新设计等。
说明:北京校区、珠海校区均招生的专业,详见其他学部院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