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心> 绵阳师范学院

优秀校友|赵素艳:用心守护,静待花开

发布于 2025-01-14 00:00:00阅读量 21

936ACA1A0B4F8C5D23DF175F75A_E0E72EF1_158E7.jpg

怀揣热爱,锤炼技能

2008年至2012年,赵素艳就读于绵阳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她说那是一段精彩的、令人怀念的时光。与室友们一起练习英语、普通话、三笔字是她们的大学日常。她们会互相指出对方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共同进步。绵师草溪河聆听过她们字正腔圆地练习英语和普通话,教学楼间的树苗们见证她们一遍遍训练师范技能。赵素艳说,那时候,电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堆积成小山的备课稿就是她们成长的见证。

大三时,赵素艳到广元市苍溪县的一个小学支教,负责教授三至六年级的英语课程。通往学校的路途上,泥泞遍布,崎岖坎坷,但当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和眼中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光芒,看着孩子们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读单词时,她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的决心,不负学生,不负自己,不负老师和学校的嘱托。

支教期满的那天,赵素艳走进教室与孩子们告别。当她转身准备离开时,孩子们手捧着自己亲手编织的花束和准备好的零食,簇拥着她。一个学生哽咽着说:“赵老师,您不要走……”泪水顺着孩子们的脸颊滑落,滴在赵老师的心田,那一刻,她的眼眶也湿润了,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情感。她真切地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不仅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点亮希望的责任。而孩子们纯真的爱与不舍,让她体会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那是用知识播种希望,用爱心照亮未来的幸福。

大学期间,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她利用课余时间投身家教工作。这段经历不仅让她积累了教学经验,更让她洞察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家教,赵素艳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专业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为她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绵阳师范学院的四年时光里,赵素艳不断锤炼自己的师范技能,逐渐提高了专业素养。她的努力与才能在毕业前夕得到了回报,她成功获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赵素艳拿到毕业证的第二天,就赶回古蔺县教育局报到,励志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爱点灯,照亮彼此

童年的温暖,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赵素艳前行的道路,也塑造了她温柔待人的品格。上小学时,赵素艳家庭经济困难,学费时常成为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然而,老师们用无私的关爱为她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即便学费未能按时缴纳,老师们依然敞开教室的大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安心学习。尤其令她铭记于心的是,她的班主任曾多次去家访,鼓励她一定要去学校学习。这份温暖如同一颗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底,生根发芽。如今,赵素艳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她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爱与希望的延续。那些曾经被温柔以待的瞬间,成为了她坚守教育初心的力量源泉。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因为曾被光照亮,所以也想成为光,去温暖更多的人。

教育,是一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相互照亮。在赵素艳的眼中,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她常常将自己视为“长大的儿童”,以学生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世界,蹲下身来与他们平等交流,携手努力,共同进步。作为班主任,赵素艳努力做到和学生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她欣赏他们的优点,包容他们的不足。在班上,她一直实行“为你点赞”活动,坚持每天表扬班上一个学生、表扬班上一件事,让学生互相写点赞信。在赵素艳看来,被重视、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更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为了激起孩子们对班级的热爱,让其找到归属感、感受班级的温暖,赵素艳有自己独特的带班方式。在小组建设上,她一直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让每一个小组都设计自己的组名、组徽、口号、公约。每月评选优秀小组,以此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更形成了自我约束、团结互助的班风,以及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学风。

赵素艳既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注学生的生活,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每接手一个新班级,她总是以满腔热忱投入班级建设,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班风建设,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卫生纪律的严格要求。赵素艳不仅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更以自身行动树立榜样。教室里,只要发现地面有垃圾,她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面对学生的困惑与迷茫,她总是以春风化雨般的耐心给予开导;当班级出现问题时,她又以睿智的洞察力及时化解,用温暖而坚定的方式引导学生走向正轨。在赵素艳心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塑造。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真谛。

赵素艳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十年了。谈起十年的班主任生涯,她说:“你要真真实实去关心学生,爱学生,才能在育人之路上行之从容。”每一次接手新班级,她总是要求自己用最快的时间认识班上的学生,并熟悉学生们的家庭基本情况。仅开学两个星期,赵素艳就认识了班上的所有学生,也与每一个学生的父母取得了联系,了解同学们的家庭情况等,以便更好了解学生,更好的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便因材施教。赵素艳有时感觉学生学习压力大,便会寻找各种方法为学生准备小小的惊喜为他们拂去片刻的压力。每天走进教室,她总是先环顾四周,确认每一位学生是否到齐,关切了解状态不佳的孩子是否身体不适或休息不足。天气变化时,她总是第一时间提醒学生们增减衣物。赵素艳用点滴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温度。

而学生们也用最纯真的方式回应着她的爱。办公桌上悄然出现的小纸条,写满了暖心的字句;几颗糖果,承载着孩子们最真挚的感激。每当看到这些,赵老师的心里总是涌起一股暖流。她认为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教育的意义,正是在于用爱点亮一盏灯,照亮彼此,温暖彼此。

学无止境,不断进步

英语是一门知识点很多的学科,赵老师认为有必要帮助学生减轻记忆负担。她就通过顺口溜让同学们增强记忆,比如“基变序,有规律,词尾加上th;一二三,特殊记,8去t,9去e,ve要用f替”等等。有些同学偏科严重,英语成绩差,赵素艳就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同学们“开小灶”。在赵素艳的帮助下,有的同学的英语成绩从七八十分提升到了一百多分。

赵素艳在大学期间曾参与支教活动,并积累了丰富的家教经验。然而,初到古蔺中学任教时,她发现自己常常无法在一节课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问题主要出在课堂讲解过于冗长,重点不够突出。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赵素艳主动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她积极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虚心请教教学经验;同时,她也邀请同事来听自己的课,通过对比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认真听取同行们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赵素艳针对自身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系统性的改进,逐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已经有12年教龄的赵素艳依旧在不断学习。成都七中老师的网课,她每节都认真听,有的课不止听一遍,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她将这些知识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情况,应用于课堂之上。赵素艳说:“教书是永无止境的,老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变革,教学内容也在调整,没有现成的教学方法,我也是一边探索一边教学。”有时为了找一个资料,赵素艳会花费两三个小时。士兵不打无准备的仗,赵素艳也一样。她会及时写好教案,英语教科书上满满的笔记。英语考试试卷,英语周报等,赵素艳也都会提前做完,勾画出试卷上的重点词汇,总结出试卷周报的重难点,哪些是易错点,哪些题可能错误率较高,哪些又是高频考点,赵素艳心中有数。

谈起赵素艳老师,有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说道:“赵老师对谁都是笑脸相迎,但是也不失严肃。专业知识扎实,每次都会耐心地给班上的同学讲题。在课下跟我们就像朋友一样,会经常闲聊,我真的超级喜欢赵老师。”有的同学笑脸盈盈地说“赵老师是一位很棒的英语老师,她上课特别有趣,发音也很标准,是我们英语学习的领路人。老师很有耐心,不管我们问多少遍问题,都会认真解答。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让我们对英语学习充满了热情。”一个曾经不喜欢英语的同学说:“当初我不喜欢英语,英语成绩也不好,对英语一点兴趣也没有,高一甚至连英语作业也不做,抄答案。是赵老师细心的教学,让我一点点渐渐不排斥这个学科,渐渐愿意站到英语老师的面前问问题,英语成绩也慢慢提高了,真的非常感谢赵老师。”赵素艳的同事吴通老师说:“她亲近学生,受学生爱戴,对待同事领导,都很热情大方。”赵素艳说:“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而艰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始终希望能够尽己所能地为学生们提供帮助,为学生们创造更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收获快乐与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赵素艳老师始终秉承“给孩子一缕阳光,孩子定会还你一个太阳,用心守护,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精心守护学生成长、成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赵老师用自己的光热照亮学生的心灵。在古蔺中学,赵老师带着学生参与一场陶冶人性、人格的旅程。赵老师真真切切关心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用心守护学生,静待花开。

赵素艳,2008级校友,英语教育专业,中共党员,古蔺中学英语教师、古蔺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校级“优秀班主任”,先后获古蔺县中小学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一等奖、古蔺县高三科学备考优质课展评活动二等奖、古蔺县普通高中英语学科优质课展评活动二等奖、泸州市普通高中优秀微成果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文章评论
填 报志 愿 返 回顶 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