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述:
本专业是学校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之一,1978年设立本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本专业为重要支撑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于2020年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现有专任教师76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95%以上,有国外学习或研究经历者占45%以上,形成了一支由国家级、省部级人才和国内外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
专业特色: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承担多项省级应用型重点专业建设任务。
办学模式明确。构建了一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市场需求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科教产教融合为手段,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为依归,教学质量监控与行业反馈评价为检验的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办学模式。
办学理念先进。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学生系统工程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引进海外高校优秀专业课程,外籍教师全英文授课,提升学生专业前沿知识和国际交流能力;选派优秀学生赴芬兰、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的高校院所交流学习、联合培养,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办学条件雄厚。建设有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生态制革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等10余个教学科研平台。现有实验室面积25000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超1.2亿元。
办学业绩突出。专业排名居国内同专业前列,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和教研教改项目等2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
新增人工智能方向。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与传统产业交互融合背景下,轻化工行业已逐渐完成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转型升级。为满足现代轻化工行业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2021年新增轻化工程(人工智能方向),培养除具备轻化工程专业知识外,还具备信息科学、数理统计基础、计算机系统知识及编程基础、大数据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运用数据思维、AI模型、NLP、图像处理等技术解决轻化工行业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可扎实掌握轻工、化工、生物、材料和高分子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具备开发应用生物质能源、生物基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就业围绕轻工、生物质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适宜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控制、贸易等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考研率在35%以上,部分学生在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下,赴欧美日韩等国知名高校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弹性修业年限3-8年)。
扫描二维码
访问移动端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