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的斯坦福课堂
编者按: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拉阿图市,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与哈佛大学并列为美国东西两岸的学术重镇。据2015-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E)显示,斯坦福大学位列世界第二。斯坦福大学的医学研究具有世界级的学术影响力。在2015-16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系),医科排名世界第4位。
本届四川大学"实践及国际课程周"邀请斯坦福大学李文武教授来校开设pain and its control(疼痛及其控制)课程。李文武教授是研究疼痛领域的专家,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贝克曼研究所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目前李文武教授正参与斯坦福大学"疼痛复合综合症机制"和"吗啡的副作用(OIH)"等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在美国《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你喜欢疼痛吗?想必大部分同学都会说"不"。但事实上,疼痛,并不是一件坏事。"在望江校区第三教学楼107教室里,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李文武教授正在讲授pain and its control(疼痛及其控制)课程,"能够感知疼痛意味着肌体可以受到更好的保护,疼痛帮助我们预警,使我们能及时抵御外在的侵袭。同时,作为一种身体感受,疼痛对于人的情绪会产生很大影响。正因如此,疼痛控制才具有了更多现实意义。"
"他的课堂,更像是一场演出"
"疼痛是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对疼痛的定义是不一样的。那么,疼痛是如何产生的呢?"看着台下聚精会神听讲的同学们,李文武教授笑意吟吟地停顿了一下,随即伸出右臂,用左手使劲拍打,阵阵"噼啪"声让同学们一愣,猜不出李文武教授的意图。
"大家看,这时我就有了"组织损伤"。"一边说着,李文武教授边用左手在自己的身体上比划着,"从右臂开始,体内传输疼痛物质也会在体内游走。这种传输是辐射状的,有前有后、有慢有快,但最后,它会达到大脑。"随着解说,李文武教授的手指也游移到了自己的头部,他继续说道:"疼痛是与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和情感经历,它的终端是大脑。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没有大脑就没有疼痛。"
对于同学而言,聆听李文武教授的课程,更像是观看一场"讲授与表演结合的演出"。"疼痛控制是一门专业性很高的课程,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所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为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听懂所授内容,李文武教授特意在动态模型展示的基础上,大量运用肢体示范,深入浅出地引领学生领悟"何为疼痛"、"疼痛是怎么来的"、"如何有效控制疼痛"等主题。
在谈到疼痛控制理论时,李文武教授又生动地"表演"起来。
"大家看,假设这里有一杯热水。我一不小心把手伸到杯子里了,"哎呦!好烫!""李文武教授夸张地叫了一声,然后问道:"这时候我的身体会做什么?"他停顿下来,微笑地看着台下的同学。
"把手离开热水""使劲甩手"……台下一片回答的声音。
"对了!我会快速而有力地甩动手部。为什么呢?"李文武教授翻了一页PPT解释道,"人体内存在粗径纤维和细径纤维,疼痛物质主要是由细径纤维传输。在两种纤维传输物质的过程中有一个阀门,当感知到疼痛信号时,我们甩手的动作实际上触发了粗径纤维,使其产生传输速度更快的大体积物质。就好比是一个胖子将阀门堵住,体积较小的痛觉物质不再能通过阀门传向大脑,那我们感受到的疼痛感会减轻,这就是疼痛控制理论的基石。"
来自生命科学学院的陈鹏飞同学很认真地听了李教授的课,他说道:"我对疼痛这一主题很感兴趣,虽然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基础,但李老师总能用一些我们生活中熟知的案例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讲解复杂的理论,所以我感觉还是很能理解老师。而且老师很擅长用肢体动作模拟很多生理反应,语言也很幽默,这让课程格外有吸引力,这也能让我更专注地听课,更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有了充足准备,课程才更精彩"
李文武教授的讲授看似随意轻松,但事实上,为了能够给川大学子最好的听课体验,他花费了整整三个月来准备课程。
距离国际课程周开始还有三个月时,李文武教授就开始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系,细致询问学生的专业水平,收集分析了大家对课程的需求和预期。随后,李文武教授结精心选择了切合学生实际又极具国际前瞻性的学科知识作为授课主题,认真整理资料,重新准备了300多张PPT教案,还花费了大量时间重制动态模型图,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程。李教授在采访中表示,"只有准备充分,课程才会精彩。在斯坦福,对于一门短期课程而言,这些课件其实并不算太多。只是需要切合川大学生的专业实际,所以才会花费比较多的精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很高兴地看到川大的同学们基础很扎实,也很有学习热情,课程互动和反馈都比较好,这一点让我很有成就感。"
课间,一位临床专业的学生正埋头整理自己的笔记,两大张A4纸写得满满当当。"课程内容太丰富了,一节课老师切换了多少张PPT已经记不清了,我仅仅是记录知识点,就写了这么整整两页纸。"一边说着,她一边轻抚着中英文混杂的笔记本,"今年国际课程周,我们学院请到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医学教授来讲课,都是蜚声国际的"大牛"!能够听到他们亲自授课,和他们近距离讨论,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川大国际课程周活动越来越被世界熟知"
李文武教授是四川乐山人,家乡有很多亲属,父母现定居成都,这几年他也时常回国探亲。虽然未曾在川大求学,但李文武教授有很多同学都在川大任教,因此也时常在闲聊中得知川大近年来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大举措。
"第一次听说四川大学举办"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时,我就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当我得知国际课程周的理念是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够感受国际名校课程的时候,我就决定申请参加了。"李文武教授动情地说,"通过四川大学国际课程周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与家乡学子一起交流我的所学所感,尽我所能地讲好课,也算为家乡教育出把力。"
在谈起对国际周的印象时,李文武教授说道:"川大组织的国际周活动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被世界所熟知,它给这些国际名校的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我认为,我们做学问或者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要安心,还得经得起诱惑。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有兴趣,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李文武教授感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家乡的小辈和学界的后辈,于是在课堂之外,他常常主动和同学们分享自己治学态度和科研心得,"事实上,中国学生的治学能力不亚于西方,而且现在中国的年轻学者比我们那会儿要更具思维性和创新性,这些都很好,但是我发现也有一些年轻人似乎很浮躁,这是不可取的。中国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加努力,要肩负起医学的使命,希望他们秉着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善于探索的精神,将来都能有所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