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论坛招贤纳士
高校中心> 潍坊医学院

潍坊医学院校友小故事

发布于 2016-07-04 19:05:00

1、名誉院长、校友谢立信院士成功手术移植全球首例生物工程角膜近日,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潍坊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眼科医院院长谢立信亲自操刀的全球首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标志着全球首个生物工程角膜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在青岛宣布,该所于2015年实施了一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经过近3个月观察,患者视力逐渐恢复并保持稳定。随后,青岛眼科医院接诊一名60岁患者,其角膜严重溃疡,只能看到10厘米内晃动的物体,经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为患者实施了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手术。术后一个星期,患者视力恢复到0.01,20天恢复到0.15,在近3个月后视力已恢复到0.3,患者复明稳定。这次手术中使用的角膜“艾欣瞳”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生物工程角膜,取材于猪眼角膜。目前中国角膜来源奇缺,生物工程角膜的应用为众多角膜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作为本次手术的主刀医师,谢立信院士是我国眼科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医学领域第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在潍坊医学院工作过25年,2008年受聘出任潍医的名誉院长和首席专家,他说“我在潍坊医学院工作了25年,潍坊是我的第二故乡,潍坊医学院是我个人发展的重要平台。这次回到潍坊医学院,我为学校取得的巨大变化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潍坊医学院弘扬‘严谨求是、勤奋进取’的校风,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光明前景。担任名誉院长和首席专家,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称号和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将率领山东眼科研究所的教学、医疗、科研团队,发扬热爱专业、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精神,精诚协作、锐意进取,与大家一起共同谱写潍坊医学院的美好未来!”

2、37年前,一位年轻人热切地盼望读书。那时的规则是推荐上大学,年轻人家里成分不好,推荐无望,他不得不在高中毕业后辍学务农。年轻人在高考制度恢复后的1979年考入昌潍医学院。先读了社会这本无字的书,又能读有字的书,难耐兴奋。拿到新教材后,他在扉页上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于金明。

他选择学医的动机十分朴实,一则能从农村转为城市户口,二则为家人看病方便。出身在经济匮乏年代的大学生,有很强的紧迫感,他们懂得珍惜机会、珍惜时光。于金明和大家一样,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学,他虽然寡言也很自尊。一间朴素的教室里,都是些关爱学生并进行真诚情感交流的老师来授课;一间简陋的宿舍里,都是些对知识有着强烈渴望的室友。就这么过了些时日,于金明意识到最初学医的动机太幼稚了,他开始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想学到什么?二是想得到什么?三是将来的归宿是什么?伴随着知识积累借助时间变成个人经验并进入内心,于金明对三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坚定:要当一个好医生!他心里明白,这个答案说到容易做到难,是上升到把医生比作白衣天使的高度。如今已经当选工程院院士的于金明说:“这些年我依然为了这三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在努力,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我努力了!不后悔!”

天使要有两个翅膀

“如果说医生是白衣天使,那么天使有两个翅膀,一个是医术,一个是医德。拥有了一流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医学技术,才能得到病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于金明说。

当住院大夫时,他的病历书写是最认真的;1988年被公派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时,他求知若渴的姿态是最执著的;1993年婉拒美国老师和同事的挽留回国时,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态度是最干脆的。当然,他带回了十几箱书籍,回到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地处偏僻的山东省肿瘤医院。

“病人在和疾病赛跑,我们在和时间赛跑,我们争取跑得更快。”于金明时刻提醒着自己肩上的重担。他曾说成功永远属于“超常规的干、拼命在干和科学地干”的人,他就是这样努力去干事的人,成绩伴随着拼搏的汗水,悄无声息地呈现。于金明成为国内提出精确放疗概念的第一人,他率先开展了立体定向放疗、适形调强放疗、影像引导放疗、生物靶向放疗等多项技术,突破了放射治疗中靶区勾画和射线施照两个瓶颈,建立了放疗规范,提高了疗效减轻了损伤。其研究被美国主要学术媒体《ASCO News》评价为“革命性的技术和突破性的创新”,美国国家癌症治疗协作网(NCCN)也据此修订了肺癌放疗指南。

如今,精确放疗已在肺癌、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疾病治疗取得显著成效,数以万计的患者重新拥有了健康。于金明又把目光投到了生物靶区、基因治疗和基因增敏这样的世界级尖端课题上。

自1993年回国至今,他已经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他为首的科研团队获得几十项国家863、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他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们去济南拜访于院士时,他正在病房里查房,打着领带穿着白大褂。他说:“要对病人负责,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首先从强调穿戴和言谈举止做起。”他上班从来正装在身,打着领带就为了给病人信任感。后来我们到他办公室拍照片,他脱下白大褂,看了一眼自己穿的粉色条格衬衣,随手换了浅黄色小格领带,他说:“这样更搭配。”其精益求精的姿态可见一斑。

从医33年来,于金明亲自治疗了数以万计的肿瘤病人。在他的眼里,他们的身份只有一种———我的病人。他对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无论地位高低,无论贫贱富贵,都会敞开博爱的胸怀真诚相待,决不会让那些不幸的患者再承受半点的冷漠。我们亲眼看到他查房时,耐心地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治疗方案及进展,努力帮助病人消除顾虑。

医者仁心。于金明一直秉持医德和医术并重的理念,在社会浮躁中沉潜内心,在世风失衡中追求高尚,他说“做好医生要讲医术讲医德,讲做人讲做事,要有准则,有底线,有要求。”

人要懂得感恩和珍惜

1993年于金明从美国回国,将自己在国外积攒起来的生活补助金3000美元,以党费的名义交给了组织。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是“感恩”。

他说:“人应该知足,自己走到现在,有父母家人的帮助,有社会和组织的帮助,我们应该回报。”

每每看到医院里来了家庭贫困的患者,他总会想起自己早年的生活。他出生在山东潍坊农村。5岁上了学,小小年纪一放学就跑去干生产队规定的活儿,干完后让人在一张纸上盖章,拿着这张纸到学校就可以免一块钱的学费。搂草,喂猪,喂兔子,他啥都会干,只为了多挣出一些学费,为家里减少负担。上了昌潍医学院,他拿到了助学金,每月17元,对他来说这无异于雪中送炭。

身为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的于金明,主动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他在医院推出了每天只收一二十元的“便民病房”,精心设计了针对不同病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的“肿瘤治疗超市”。

他经常退回病人家属给的“红包”,他对同事们说:“病人送红包,绝不是人家家里的钱花不了,是社会风气使然,我们留下了钱,失去的却是患者的信任,这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东西。”

团队,在于金明眼中是非常看重的东西,他认为所有的成果其实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他曾经打了一个比方:“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可以比作一个手指和一个拳头的关系,或者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关系。”

2003年及2004年,他把自己所得的30万元科技成果奖金,交到有关部门做了医院的科研基金。

在获得201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后,于金明动情地表示,“这是第一次获得省科技界最高荣誉,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主要是我们团队的贡献。”他所在的团队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记集体一等功。于金明将100万元的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于金明科研创新奖,专门奖励医院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成就的职工。随后,院士奖金120万也悉数捐出。

今日的于金明院士,身上光环很多,拥有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央联络的高级专家、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我国现阶段开展肿瘤精确放疗新技术新方法的奠基人之一、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和中共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等称号。可是当他站在母校的讲堂上,面对老师们和无数学弟学妹们,他说:“我是来交作业的。”

母校潍坊医学院在他心目中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是积蓄好力量再出发的起跑线,他说,“我一直觉得我在本科阶段学到了刻苦、坚毅、向上、诚实和知足感恩。”作为母校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所长的于金明,一年数次回“家”,从不吝惜时间地言传身教。

他和学弟学妹们分享成功经验,真诚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很快就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他说,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定信念;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要创新思维、团结协作、谦虚谨慎。要严谨为学,诚信为人。

他说,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的人不一定都成功,不努力的人肯定不成功,但努力的人总的趋势是成功。

他说,任何创造和成就都不是酒桌上喝出来的,不是蒸桑拿蒸出来的,不是卡拉OK唱出来的,也不是空口说教能喊出来的,它是一个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的艰苦过程。

于金明说这些的时候,仿佛从来不曾离去,他的内心与故里一直厮守。故里有一所度过大学好时光的母校———潍坊医学院。来过,学过,奋斗过,甘于日复一日的辛苦,走很多越来越远的路,做出更多更有益的事情,对得住自己最初的梦想!

3、校友道德模范李继昌

一个信念,一生坚守

——记校友李继昌

曾经23岁,刚从昌潍医专毕业的他带着别人不理解的目光毅然决定奋战在麻风病防治前线,而这一战竟变成了48年默默的坚守。他就是多次获得潍坊市“道德模范”、在青州市皮肤病防治站一干就是一辈子的副主任医师李继昌。

在校的几年时光中,学校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严谨踏实的教学态度使他把“厚德、博学、笃行、济世”的校训深深地融入到血液中,他一直坚信“病人至上,为病人解除痛苦才是最大的快乐”。在学校的深刻影响下,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麻风病防治前线,为祖国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倾尽毕生力量。

1964年他到省麻风病院进修学习,回来后积极开展畸形手术,为百余后遗症病人进行了整形手术。1968年住村病人已达600余人,他将病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村民委员会,指导他们种地、栽树,自力更生、安居乐业。为搞好麻风普查,他与同事在治疗的间隙跑遍了当时全市1164个自然村,发现麻风病人,耐心说服他们到麻风村接受免费治疗。麻风病防治站改名皮肤病防治站后搬到了青州市区,在良孟村保留一个麻风村治疗组,他又主动请缨留了下来,不仅自己留下,还说服老伴到治疗组,安家麻风村。

48年的兢兢业业,48年的鞠躬尽瘁,48年的执着坚守,他把平淡的生活雕琢成不平凡的生命,将“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潍医精神发扬光大。而今这个古稀老人放弃了安享晚年的机会,不遗余力地继续在麻风病防治的道路上踽踽前行。李继昌退休,按说可以安享晚年,可他又接受了单位的邀请,继续留村发挥余热,单位对他上班时间不做规定,他也舍不得休息,有人问他,“又没有加班费,图啥?”他却说:“好多人来一趟不易,他们有的是外地的,冒着很大的压力,我离开了,病人咋办?”现在,70多岁的李继昌每个周还要固定去麻风村三次,平常只要村里一个电话打来,他都会立刻背起药箱赶过去。47年来,为了照顾病人,除了到27里地以外的老母亲家,李继昌再也没出过远门。他说工作第一,病人至上,为病人解除痛苦才是他最大的快乐。

母校的学生去看望他,他用平淡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对母校深深的感谢和由衷的祝福:“是母校教会了我医术,教会了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地走下去,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4、校友优秀共产党员高发明

2012年,中共山东省委作出决定,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高发明同志学习活动。

高发明系潍坊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系87级卫生管理干部专修科的学员,在校三年,时任班长。1990年毕业后回到原籍滨州工作。生前任滨州市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多年来,他视事业如生命,忘我工作、干事创业、追求卓越,将全部智慧和心血投入到了滨州市的一个个交通建设项目,最终因积劳成疾,于2009年12月逝世。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无愧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在他身上,反映了共产党人忠诚使命、不畏困难、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体现了领导干部经得住诱惑、刚正不阿、廉洁清正的政治品德,展示了党员干部视事业重于生命、忘我敬业、执着奉献的优良作风。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省委决定,追授高发明同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高发明同志学习的活动。

向高发明同志学习,首先要学习他忠诚使命、顾全大局的党性觉悟;学习他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进取意识;学习他恪尽职守,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学习他坚韧顽强、乐观忘我的奉献精神。

在母校老师的眼中,高发明是一个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热心助人、重情重义的学生。马文正老师追忆高发明,非常动情:“一段时间以来我真的怕提到高发明的名字,在我的心目中,这个名字太亲切了。他的离去让我很悲伤。我感觉我们不单纯是师生关系,而是挚友。他毕业后也曾就很多事情与我交流,我常常为他对事业的执着、对人的赤诚而感动。”李秀艳老师说:“那时我给他们班上生理课。这帮工作后又来读大学的学生非常懂事,好学。高发明学习的劲头特别大,他总是说学到的东西以后都能用的上。高发明文采很好,演讲能力强,组织活动能力强,他经常邀请学校有威望的老师给班级同学做讲座。他很热心,喜欢帮助人,我家的煤池子都是他帮着垒起来的。”给高发明做过两年班主任的蔡维生老师说:“高发明是特别重情意的人。他对母校充满了依恋,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保持和几位老师的联系,每次来潍坊他也一定拜访母校,探望自己的老师。”

优秀校友、重大典型高发明的事迹在校园里一经传播,引起了强烈反响。临床医学系08级辅导员楚新艳老师说:“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们不仅要立足岗位,践行英模的精神,更要以高发明同志的高尚情操和先进事迹作为鲜活的教育素材,引领更多的青年学子树立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自觉把实现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和人民统一起来,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07级的辛华、孙晓梅同学说,优秀学长高发明的事迹感染了我们,他的精神将驻留我们心中,并时时鼓励我们做人要有热忱之心,忠诚责任,追求卓越,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扩展生命的宽度。

5、中国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成员、潍坊医学院校友付春兰2014年11月4日,望着医院同事们为她出国准备的“干粮”,付春兰开心地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一起参加赴南苏丹维和培训的战友见了有些羡慕,开玩笑地说:“付姐姐,我们都跟着你混了。”

个头不高,长得挺敦实,随意绑在脑后的马尾短得不能再短了,付春兰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名普通医生。而面对穿上军装的她,再迎上那沉稳的眼神,不由得人会对这位飒爽英姿的女兵肃然起敬。

付春兰1998年从我校麻醉学系毕业,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麻醉科工作。还有十几天,她就要作为一名中国维和战士,赴中非南苏丹进行医疗救助等工作。

然而这一次出去,跟以往的形势很大不同的是,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的感染及死亡人数都达到历史最高,并仍处于恶化状态中。埃博拉疫情已到达刚果(金)。付春兰说:“刚果(金)离我们要去的二级医院已经很近了。另外,南苏丹长期处于战乱中,武装冲突不断,医院周围不时响起枪炮声,离冲突地不到200公里。那里缺医少药,我们还担负着救助难民的任务。在那里很可能接触到埃博拉患者。”

此次的出发,危险系数更大。

能出去维和,是用另一种方式爱国

付春兰说:“作为军人,首先要有这个觉悟,要有为国争光的经历,要有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

维和医疗队名单确定的时候,她刚在重庆进修一年后回到单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风尘仆仆,稍事停留,她又要踏上去南苏丹的征程。

刚上初一的女儿有些幽怨地说:“妈妈,你真可怜!刚回来你又要走!”付春兰抚着孩子的手,认真地说:“孩子,我不可怜。我是军人,是在执行任务。这是我的责任。”“那你走了,谁帮我辅导功课呢?”孩子的这句问话让付春兰哑口无言了。

因为工作的原因,付春兰的丈夫在外地,夫妻俩常年两地分居。自己的父亲身体不好,身边离不开人照顾。多亏了婆婆,一直帮助照顾孩子。虽然婆婆70多岁,又有高血压、糖尿病,但她性格很开朗,心胸豁达,她常说:“夫妻俩都忙工作,我当然要管孩子啊。” “但婆婆年龄毕竟大了,就怕万一有个磕碰。当然,我心里总有一些不放心。”付春兰的目光里满满的都是担心。

“至于孩子,她终究要学着自己长大的。她会理解妈妈的。”付春兰的眼圈突然红了。一谈到孩子,这个笑声朗朗的女医生,突然变回了那个柔情万丈的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她悄悄用手背擦了下眼角。这个小小的动作让一旁的记者不忍直视。

“放心吧,一切都安排好了。我已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看看非洲难民的生活,再看看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付春兰又恢复了她爽爽朗朗的笑模样。

潍医有我的“水果店”八姐妹

忆起在潍医求学的点点滴滴,付春兰止不住地乐,这个沉稳、自信的女兵,似乎又成了那个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小女孩。

在潍医读书,她最喜欢的事就是周末从图书馆借一大摞书,窝在宿舍里看一整天。什么古龙的、金庸的,什么《基督山伯爵》《茶花女》,一本又一本,入迷地读。现在的家里也是书柜满满的,女儿受她的影响,也成了一个小小的书迷。至于医学类的书籍,付春兰说:“那可是吃饭的家伙什,当然是必须时时读,多读多学的。”

她把求学时养成的好学、钻研、认真、踏实的品格,带到了现在的工作中。她有自己的口号:“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在重庆进修时,她不仅好好学习本专业,还放弃周末游山玩水的时间,跑去听妇产科、肿瘤科等其他相关课程,为自己充电。

同事赵永昌也是潍医的毕业生,他说:“是付大姐带我实习、学习的,既是我的师姐,又是我的老师。她对我们的传帮带特别负责,业务上严格要求,生活中又很关心。”作为当时潍医校报记者团的一名成员,付春兰写过很多豆腐块,发表在校报上。“很多沙子堆积在一起,世界上便有了高苍广袤的戈壁风光和悲壮辽远的雄曲,有了温柔细腻的沙滩,有了宽阔的条条大路、高耸的楼房……有了人类叹息称颂的话题。然而,最令我惊叹钦佩的却是沙粒的那种精神——执着。虽然可以被人践踏,一分为二,却依然不改本色,执着一份挚诚,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中,装组着一道道令人叹息的风景。”这是她在潍医校报上发表的一篇小文《沙思》。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是付春兰一直执着的追求吧,她说:“我喜欢关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因为它们虽然普通、微不足道,却是构成大千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潍医人,一名普通的军人,做着普通的事,只为了心中的梦,中国梦!”

说起潍医宿舍里的八姐妹,付春兰忍不住眉梢上扬,笑意难禁。当年,她们八个人分别以水果给自己命名,她把自己叫做“山楂”。大姐“杏”也回忆说:走进我们的“水果店”宿舍,就是走进了一个多彩的世界。这儿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美好的日子,这儿的每一件事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下棋,织一顶送给姥姥或妈妈的帽子,编几个幸运扣送给同学。心灵手巧、温柔如水的女孩们在学习上也是顶呱呱,她们“早起为学,晚睡为学,大有广揽天空的气势。”她们还在晚上侃名著,谈时事,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正如付春兰在她的《“水果店”八姐妹》中写的“或轻颦,或摇头,或开怀,无不感到回味无穷,余息荡然”。

我做好了应对埃博拉疫情的一切准备

其实,这个在绿色军装和白大褂、墨绿色手术服之间变换的女军人,小时候的愿望却是做一名服装设计师,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走世界。但当时因父亲生病,怀着医治亲人愿望的她就把第一志愿填报了医学专业,报考了潍坊医学院。在这里,她目标笃定,那就是“做一个技术精湛的麻醉师,用自己的双手为患者祛除病痛,用自己的笑靥来展平病人的皱纹。”

今天,她确实做到了,而她又有了新的愿望,那就是作为一名女军人,她要身负使命,走出国门,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一腔热血,为世界和平努力,为祖国争光。

“我做好了应对埃博拉疫情的一切准备。”付春兰说,“我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就如同学们为我送行时说的话——祖国会为你们做好保障的。从名单确定那天起,我们一直做着准备工作。我们针对当地传染病采取了预防措施,已打了很多疫苗。我每天都在进行体能训练和培训学习。我现在每天练3000米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原来身体并不是很好,但现在如果一天不出出汗,就好像一天没过完似的。”

采访结束后,记者重新翻开潍医校报,在那已泛黄的纸面上搜寻付春兰的身影,或许,她的这篇《远航》可作收笔吧:

经历过许多次失败的痛苦,/品尝了若干次成功的甜馨/年轮的刻刀轻轻划过脸面,顺势几笔,刻画了岁月的经纬。于是,曾经幼稚的花朵,绽放出成熟的芬芳;曾经柔弱的筋骨,发着震撼的铿锵。回首,一道道耐人寻味的风景。未来,不是一篇渺茫的海市蜃楼。再次,扬起希冀的风帆,继续  远航!

6、校友李志题

日子每天都像流水,平淡地流淌着。忽然有一天,快递送来一套书,是自己特喜欢的书。书的名字是《给理想一点时间》,书的主编叫李志题。生活中顿时仿佛多了些令人回味的味道和耐人咀嚼的嚼劲。

“那个高高的个子,看上去很单薄的学生啊。”“就是非常能吃苦,能写东西,不太说话的孩子吧。”院报编辑部的老同事们没有人能从记忆中忽略曾在院报大学生记者团里工作过的李志题,正如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不会轻易忘记他。

2003年秋天,李志题成为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一的学生。他的哥哥用摩托车把他带到镇上的长途汽车停靠站,送他登上开往学校的长途客车。那是他第一次独自离家出远门,也是他的人生历程中第一次踏上县域以外的陌生土地。一个农村来的孩子,进了大学有些懵懂。他很认真地读书,唯恐落下什么,又仿佛缺少什么。毕业多年后的他如此诠释:“中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我们步入大学时才有了自己自主选择的可能,这之前我们更多的是为父母和老师的期望而学习。”

大二了,李志题加入了院报大学生记者团。他说当年在院报发表的多篇文章,后来都剪下来保存了。记得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在2004年中秋节写的《烙月饼》。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鲁巴农。

他说那时候的文字谈不上写得好,不过都是在用心写。他自主选择的可能就在这个阶段抽枝发芽了。“有主见、目标明确”是很多老师给他的评价,辅导员老师郝明扬追加了“意志坚定”的评语。

当李志题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于新闻传播,他就积极创造机会增强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大量阅读人文社科类书籍,并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他在《潍坊医学院报》记者团担任了外联部部长,多次成功地拉来商家的广告或争取到活动的赞助。他和老师一起排版,对每一个字词的使用都掂量再三。他写过一篇《我在院报记者团的日子》,发表在院报副刊版。“清晰地记得两年前那个秋风送爽的午后,我满怀忐忑地敲开了院报社李(兆祥)主任办公室的门,怯生生地打了招呼走了进去”,他感到“和院报社老师及记者团主要成员的交流让我深深眷恋上了这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团体。”“我和院报的情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

同时,他还兼任了学生自办媒体《学生工作》外联部部长。在校外,他多次参与媒体活动,主动向成功媒体人学习。

2006年暑假,李志题来到了北京,在中青在线网站实习了一个月。他在院报发表了《京漂之夏》,记录这段难忘的成长历程。“这一个多月里,我大多数时候都是第一个到达单位,有一次我来的时候上夜班的老师还没有下班。”他这么早上班并不意味着离得近,相反,他住在一个离得很远的地下室里,每天骑车穿行于单位和住所之间十七八里的路程。尽管所有的工作不像他想象的具体,即便完成了也少有成就感可言,但是闲不着。他意识到,琐碎的小事组成了一天的工作,只有认真地把每件小事做好了,才夯实了成就大事的基础。

周末的时候,李志题用双脚走北京,他说“也许您无法相信在交通四通八达的今天还会有人傻到愿意只是为了见识首都北京更多的风景而选择步行出行。”他走着看着,体会古都的大气和古都的柔美,他甚至无法丈量自己究竟走了多远,只知道自己看遍了旅游图上所列的景点,腰酸腿痛却毫不以此为苦。

实习结束的时候,李志题感到了“问心无愧”,他写道“实习给我的一大感触就是,其实所有的工作本身都没有兴趣,关键是你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

短短一个月让他有了明确的判断,“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多年以后,在一个起点的同事在成就上有了天壤之别,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职员到头来仍然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职员,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感谢这里的老师和朋友,感谢中青良好的公司文化,这些,引导我不去做一个平庸的人。”

暑假结束,李志题读大四了。开学的第一周,9月9日的《潍坊医学院报》在寻常的四个版之外又加了八个版,李志题担任本期的助理编辑。不知道在帮忙经营一份报纸的过程中,他又会有何收获。

转眼寒假又来了,一直把目光投向远方的李志题选择了到知名媒体———《南方周末》报社实习。

李志题回忆几年的大学生活里,寒暑假他要么在学校打工,要么自寻实习单位天南海北地跑。那几年,他既在广州杨箕村不见天日的出租屋里与老鼠蟑螂、娼妓窃贼为邻,也曾在北京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裹着棉被勉强入睡。可是即便在外面受再多的苦,遭遇再多的白眼,他也不愿意躺在家里无忧无虑地酣睡到日上三竿头。

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方向,一旦出发,就不会再回头。有些苦,不怕,而且一定要吃够。

李志题说:“兴趣是成功最好的导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全力以赴,不问结果,结果永远不会辜负你付出的辛勤与智慧。大学生最容易迷茫与彷徨,都有找不着方向的痛苦,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这个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做好手头的事情,做好最基础的准备,当机会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才不会错过。”

追求字间生活是他目标恒定的选择。“在大学里,要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应该把握这个机会,让自己的特长发光”。

把握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反刍,心中的梦越发执著和强大。

大五了,李志题到济南一家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记者的眼力决定了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力和感悟能力。他担任《齐鲁晚报》通讯员,为《齐鲁晚报》等媒体撰写多篇热点新闻,并通过临床实习的观察总结和反思,撰写成《第五观察室纪事》、《【医事】实习医生手记》、《大学文凭,不是永不失效的饭票》等反映医疗现状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稿件,分别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南方周末》年度特刊、《中国青年报》头版,并被新闻门户网站重点推荐。

中国青年报的编辑为《第五观察室纪事》下的按语是:这是一名年轻的医学院学生在一家省会城市的二级甲等医院实习时的所见所闻。他只是记录,但“找不到答案”。我们编发此文,把一个陌生、压抑、逼仄的空间,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也许仍难寻答案,唯祈望开敞一些更明亮的空间。

《【医事】实习医生手记》刊发于《南方周末》,李志题在结尾处也在寻找答案:半年来,在我耳边响起的最多的声音,就是医患之间没完没了又说不清谁对谁错的纠葛。同学之间相聚,这是最热门的话题。看来,各地医院情况大同小异。也有同学对自己当初报考医学专业萌生悔意:“每天除了没完没了的争吵,就是不停地和病人周旋,心太累了,收入再好也不值啊!”

热情和爱好让李志题不断地在平凡和平淡中磨砺文字,凝炼思想。他对那些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玩电脑游戏或谈恋爱上,考试临近时抱佛脚的同龄人发出了如下喟叹:“除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没有人可以为你提供一张永不失效的饭票。那些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松一口气的执迷不悟者,虽然可以拿到一纸大学文凭,可在残酷的竞争面前,它也许就是废纸一张。”

2008年4月,李志题提前结束医院实习加入凤凰网担任新闻频道编辑,他先后参与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在北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了,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笑谈世间净末丑,漫道胸中喜怒忧,日子一点不枯燥。他的文字里时时流露的是真性情,他在博客中说“下雨天,静静地坐在家里,掰开山东老家门前石榴树上摘来的又大又甜的石榴,吃在嘴里,生活就是甜的啊!”读书,仍然是他最大的爱好,他说:“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专业学习之余,要多读一些能让人耳聪目明不被蒙蔽的书,聆听智慧的声音,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李志题担任了凤凰网博客频道主编。凤凰网的博客,自辟蹊径,叫做“博报”,slogan是“博采众家之言,报闻公民心声”,以强调自身的媒体属性与内容品质。凤凰新媒体首席运营官李亚作如此评介“在媒体消费日益碎片化快餐化的时代,从传统媒体凤凰卫视衍生出的凤凰网,以‘博报’这样提供深阅读的长博客媒体产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思想供应商的角色。”

2011年12月,由李志题主编的第一本博文精选集《给理想一点时间》呱呱坠地。71篇文章,由包括柴静、加藤嘉一、闾丘露微等知名人士在内的作者们写成。话题从文化到官场、从政治到信仰,包含了众多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李志题有些忐忑的期待中,此书热卖。2012年他又主编了《给理想一点时间》第二和第三,长期占据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赢得网友和读者好评。一位叫“乔兔子”的网友写道“我听见有人感叹,这个时代太速食,看书的人少了,怀念曾经的岁月。我倒觉得这个时代有网络,有博客,有微博,速食有速食的好处,要求写字的人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最好加上些趣味。只要能载道的,便是好文字,若可读性还强,更是文字中的上品。推荐这本书,我喜欢它的名字———《给理想一点时间》”

很多人被这本书的标题所吸引,买来断断续续地阅读,慢慢地就会被其中的很多好文章所吸引。作为主编的李志题,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理想是什么?我隔壁的同事郑重其事地问6岁的小女儿:“你的理想是什么?”他的女儿同样郑重其事地回答:“我的理想是有一个大火龙果。”理想真神奇,小时候在我的眼中,尤其神奇。如今在我的眼中,仍然感觉浑浑噩噩的日子里不可或缺的是理想,理想的神奇在于有强大的支撑力量,可以支撑一个人一辈子,支持一个时代的一辈人。

仅仅毕业五个年头的李志题,在这个春天里,瞥一眼窗外的明媚春光,方觉悟“五年网编生活,目测下,右手右胳膊比左侧的粗大了,一天下来,右肩膀酸痛得三四天都恢复不过来,狗皮膏药化学药膏均无济于事。最悲催的是,右侧锁骨内侧端明显的向前突出,尖尖的像要破皮而出了。终于找到网编的身体特征了,五百年后,若出土,一眼辨别身份。”

话说到这份,担当有力度、思考有深度的他流露着真挚性情。

给理想一点时间吧,埋下种子,就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7、2016年3月30日,已定居新疆的柏晓磊以西部计划志愿者宣讲团成员的身份回到了母校——潍坊医学院。在演讲现场,他言辞诚恳,情意深长:“在校期间,我也曾坐在这个台下,望着优秀的学长学姐在台上做报告,很是羡慕,没想到今天能回到母校,也站在了同样的台子上,我感到无比荣幸。感谢母校为我搭建的平台!”

好儿女志在西部

2012年7月,潍坊医学院毕业生柏晓磊和其他的志愿者们一起坐上了开往西部的列车。到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切安顿好后,大家纷纷拿出手机给家人报平安。柏晓磊忘不了当时那奇妙的景象:晚上10:50,电话那端的家人在睡眠中接通了手机,而电话的这一端,因为时差的关系,一群年轻人却正对着美丽的落日打电话。

类似的场景不仅仅是柏晓磊一个人见过,他的潍坊医学院的校友们,跟他一样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见识过让人荡气回肠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景,品尝过纯粹的羊肉、甜到心里的葡萄和哈密瓜,感慨过洋溢着真挚纯洁的热情的每一个笑容。

潍坊医学院是首批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高校之一,自2003年团中央启动实施计划以来,14年中,学校先后招募派出志愿服务的同学分赴新疆、青海、四川、贵州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同学们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和“新西部、新生活、新成长”号召,为西部大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他们有的克服了高原反应、语言不通、水土不服、气候变化异常等困难,积极适应,快速融入;有的奔赴抗震救灾地区,扎实奉献灾区一线;有的在边疆定居安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边疆建设奉献力量。

在新疆的孔祥朋说:“这里需要人才,能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大有作为。”在贵州的刘远洋说:“志愿者的精神家园一定是富有的。” 在新疆的王春明说:“在志愿者们的眼中,西部与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并且在他们的生命中开出了最美丽的花。”

挥毫泼墨绘青春

在西部,潍坊医学院的学子们不畏艰苦、勇于拼搏、乐于奉献,充分展示了“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潍医精神,也赢得了当地群众和所在单位的认可和赞扬。

学校第一位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2003年赴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服务的王永梅,当年放弃了优裕的工作岗位,至今扎根青海已14年。

2008届西部计划志愿者代兵,汶川大地震时期,他毅然放弃选调生资格,报名参加了团中央发起的“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在北川,他独立挑起有着上万人口的香泉乡卫生院外科手术重担,推进卫生院管理的正规化建设。六个月的时间里,代兵成功施行百余例小型门诊手术,还在援建医生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了一例十几年疝气患者因急性崁顿进行的手法复位。由于表现出色,2009年作为优秀志愿者被四川省推荐至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工作。

2009届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学生共14人,是潍坊医学院参加志愿西部计划人数较多的一年。亓德军,现已定居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工作,表现优秀,领导和同事对其评价很高。他自己的想法就是:“我是潍坊医学院的学生,我以学校为自豪,希望将来学校也会以我为自豪。”申兵,带着倔强的热情来到了新疆富蕴县,经过苦心磨练,终于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医生,连续3年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2011年,服务期满,他拒绝了父母为他安排好的工作,正式成为2009届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学生共14人,是潍坊医学院参加志愿西部计划人数较多的一年。亓德军,现已定居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工作,表现优秀,领导和同事对其评价很高。他自己的想法就是:“我是潍坊医学院的学生,我以学校为自豪,希望将来学校也会以我为自豪。”申兵,带着倔强的热情来到了新疆富蕴县,经过苦心磨练,终于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医生,连续3年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2011年,服务期满,他拒绝了父母为他安排好的工作,正式成为2009届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学生共14人,是潍坊医学院参加志愿西部计划人数较多的一年。亓德军,现已定居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工作,表现优秀,领导和同事对其评价很高。他自己的想法就是:“我是潍坊医学院的学生,我以学校为自豪,希望将来学校也会以我为自豪。”申兵,带着倔强的热情来到了新疆富蕴县,经过苦心磨练,终于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医生,连续3年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2011年,服务期满,他拒绝了父母为他安排好的工作,正式成为富蕴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大夫。 他说:“奉献,是一种勇气;继续奉献,却是一种精神、一份真诚。我留下,是因为这里需要我。”

志愿者们的真诚奉献和对坚守的选择,对服务地群众的爱心和深情,与学校始终坚持 “厚德载医,塑心树人”的育人理念不无关系。多年来,学校积极推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同学们“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精神;在丰富多彩的临床医德实践活动中,培养见习学生和实习学生关爱病人的职业观念。学校将西部志愿者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多举措促进西部计划工作的深入开展。

2014届西部志愿者李孟姣,现在已在母校读研究生,她谈起当年的毕业典礼时仍旧非常激动:“当时我们胸前佩戴大红花,听着领导、老师的鼓励,望着同学们钦佩的目光,我当时就想,一定好好干,不能辜负母校的期望。”

志愿者们说,在西部,来自山东高校的志愿者们非常受欢迎和尊重,并在各单位被委以重任。或许是因为这些学子们忘我的工作热情和高效务实的作风,以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更加感动了大家吧。

8、日久弥深潍医情———访88级校友雷海潮学生记者“您回到母校,您此刻最想说的是什么?”面对学生记者的提问,现任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的雷海潮动情地说:“感谢母校,感谢老师!今天回到这儿我很高兴。我上大学时就希望咱的校园可以越建越好,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他会心一笑,“新校区建得很广阔,很漂亮,这是莘莘学子的幸事啊。我很羡慕你们能有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么好的环境下,你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呀!”

选择了潍医 选择了进取

当年,雷海潮考入潍医后,得知我校的乒乓球专项是全省的优秀项目,男女单打都夺过省里的冠军时,他喜出望外:“我从小就喜欢乒乓球,没想到进了大学还可以延续这一爱好。”虽然没受过专业训练,但他还是凭着对乒乓球的热爱和刻苦的练习获得了校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一名的佳绩。当时他班里的“小书法家”还专门用红纸写了一个大大的喜报,贴在班里的墙壁上。直至今日,回忆起这件事来他都感觉很开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确,一个人要边学习边思考。他,就是这样做的。

他所在的管理专业课程较多,既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一些主干课程,又要学习大量自然、人文社科和知识管理类课程。他学习很努力,同时也把自己的很多想法融入到了所学知识中。他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到了真东西,并逐渐体会到,学习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把前人的积累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指南!具体地说,我学习了管理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以后,感觉自己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开始讲求系统化、全面化了。学习了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觉得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治病保健的门。”

感激满溢 永沐师恩

提及他大学时期最难忘的事,那便是老师们的诲人不倦了。

他用这样一段话来赞美老师们:“虽然现在潍坊医学院还不是国内最大的医学院校,但这里有最好最敬业的勤奋老师,他们从事研究,学习知识,热衷交流,然后再春风化雨默默无声地传递给年轻的学子们!”

他说,有一位老师他不得不提,就是我校的英语教师刘学功。

刘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让他真正喜欢上了英语,也为他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其鼓励和教诲下,雷海潮在1990年取得了英语四级考试优秀、六级通过的好成绩———当时全年级取得相同成绩的只有两名同学。

当时,按学校规定,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不必学习拉丁语,但刘老师考虑到同学们日后多数会从事医药管理工作,懂些拉丁文是非常有帮助的,便不辞辛苦,主动协调相关方面的工作,在不计授课时间的情况下,为雷海潮所在的班级开设了拉丁语课程。

“他爱岗敬业、无私忘我的精神鼓励了我,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刻苦钻研!直到现在,我也经常对我所指导的研究生讲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让老师的这种可贵精神口耳相传下去。”

有目标 才有动力

很多男生英语学的不很好,因为觉得背单词是件很累的事。恰恰相反,雷海潮从初中开始英语成绩就一直比较好,上高中的时候还考过一次满分。在新入大学时的英语考试中,他得了全班第一名,在全年级亦是名列前茅。

然而,又是什么让他把这门课程学得如此好呢?

是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带给我们学习的动力。”他说。

他认为,作为一名年轻的学子,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孜孜追求。大学里,至少要为自己规划一个10-15年的目标,这样动力才大,才持久。一个人即使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也会发现自己在追求的过程中成熟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而这时,他自己的社会价值也至少得到了部分实现。

他还说:“我现在谈不上成功,感觉自己仍然处在追求成功的过程当中。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所定的目标。我对工作、学习都很有动力,有热情,从不懈怠!愿意用此心态与母校的校友共勉共享。”

努力工作 回报社会

在上海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之后,雷海潮来到北京工作,从事卫生政策研究。应当说,他在北京的发展也几乎是零起点的,因为当时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没有他学习的卫生管理专业,也没有这方面的工作人员和科室设置。

“但凡事都得既看到缺憾和挑战,也要看到机遇和希望。”曾经在北京单枪匹马打拼天下的雷海潮气定神闲。

后来,他在疾控中心建立了全国疾控系统内的第一家卫生政策研究机构,入选了北京市科技新星。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其研究规模就发展到了8人,承担了国内外20多项科研课题,每年发表几十篇学术文章,在国内也建立了较高的名气。

因为工作的需要,雷海潮在2004年被调入卫生部工作,从事医药卫生改革政策研究,先后任副处长、处长。他还参加了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和实施的全过程,先后两次参与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材料的研究编写工作,负责综合卫生政策研究。2010年,他通过公开选拔考试,以笔试和面试双第一的成绩被任命为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

“我现在主管政策研究、法制建设、卫生监督和统计、信息化等工作,新的工作环境和方式方法再一次让我获得了学习知识和服务社会的机会!”他说。


文章评论
填 报志 愿 返 回顶 部

X